人民网评: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赋能美好生活
线上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开设“非遗购物节”,促进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举办文物科技创新论坛,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自然遗产是记录独特自然美、展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标识。56项世界遗产、13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00余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万多处历史保护建筑,以及浩如烟海的可移动文物、典籍,还有传承至今的非遗项目,正是这些海量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让人们能够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文化启迪,坚定文化自信。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确定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文旅部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多重价值,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保护传承文化和自然遗产,协调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关键,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人民共享是关键之关键。一方面,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走入生活、走向市场,走进寻常百姓家,能够形成易于接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保护传承路径和方法,从而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获得时代新生、绽放独特魅力。另一方面,促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利用,可以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进一步激活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产生雨润万物生、日用而不觉的功效。
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文化同生活并不隔阂。三星堆考古直播、海昏侯墓文物展等引发现象级关注,“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节目深受观众好评,这些无不说明,只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就能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崇敬中华文明,从精神深处建立文化自信和认同。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离不开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愈发彰显。从加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到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多重价值的研究阐释与展示传播,再到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国际交流合作,都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工作者立足岗位职责担当尽责、加强协作、主动作为,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应有贡献。
从上古炎黄到盛世东方,从涓涓溪流到大江大海,在5000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让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一定能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助力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