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等方面 北京团代表提出建议137件

发布时间:2022-03-11 11:22:00来源: 北京青年报

会议期间,北京团代表在讨论

北京团

  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介绍了本次大会北京团的履职情况。到大会规定的代表建议会上提交截止时间,共有36名代表提出各方面工作的建议137件。涉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建设、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

  为解决人民群众

  “急难愁盼”定计出招

  崔新建介绍,在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上,代表们围绕主题踊跃发表审议意见,为国家机关工作加油鼓劲,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定计出招,共提出163条针对性强、可操作的修改意见和工作建议。

  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工作报告表示高度肯定。代表们一致认为,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地方政权建设的最高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反映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地方人大和政府设置及其职能的新变化,总结吸收了地方政权建设的新成果,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充分体现了宪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实施后,必将对我国的地方政权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一决定两办法”草案,符合宪法和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符合实际情况,是切实可行的。对上述法律草案,一致表示赞成。

  建议聚焦经济

  高质量发展和法制建设

  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重要形式。到大会规定的代表议案提交截止时间,北京团共有5名代表领衔、157人次代表附议,向大会提出属于人大职权范围的议案5件,包括制定房屋安全管理法,修改刑法、标准化法、社会保险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案。这些议案案由清晰、案据充分、方案具体,所附法律草案文本比较完整、相对成熟,已全部被大会议案组接收并分送全国人大有关专委会研究。

  到大会规定的代表建议会上提交截止时间,共有36名代表提出各方面工作的建议137件。其中,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54件,占40%;关于法治建设方面的29件,占21%;关于城乡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19件,占14%;关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18件,占13%;关于社会建设及公共事务方面的17件,占12%。既涉及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事实事,如“加快提升我国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同步部署量子计算和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法”“进一步加快推动消费税改革”“切实传承好‘双奥遗产’促进北京高质量发展”等建议,又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如“建立国家级健康码平台实现一码通行”“解决老年人住院难以及护理问题”“儿童预防接种证实现电子化并全国联网”“加大体育场馆设施的供给”“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等建议。这些建议反映情况清楚、分析问题透彻、解决办法具体可操作。

  积极接受采访

  主动回应关切

  会议期间,代表们积极接受采访、主动回应关切。到目前为止,有80余人次代表通过网络、视频、电话、书面等非现场方式接受20余家中央、市属和行业媒体的采访。

  其中,吴晨代表走上了“代表通道”接受媒体采访,另有26位代表先后走进视频采访室,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韧性城市”“智慧农业”“分级诊疗”“城市规划设计”“企业公益创新”“中医药发展”“落实‘双减’政策”“保障妇女儿童权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加强文物保护法治保障”“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等经济社会热点和民生民心关切,与媒体朋友们进行了充分交流。

  代表们有的介绍相关情况,有的解读政策法律,有的提出意见建议,有的分享履职感受。他们通过接地气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切身的履职感悟和丰富的履职经验,讲述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故事,讲述了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北京团的履职情况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截至10日中午,各类媒体发布的北京团履职报道超千条。

  商业保险可增加癌症筛查和安宁疗护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晋

  关注·疾病筛查

  作为来自医疗战线的一名医生,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晋对老百姓的卫生健康问题非常关注。今年他的建议主要聚焦“疾病的预防筛查及疾病晚期照顾”,他认为现有医疗保障体系应向这两端延伸。

  现状

  现行医保主要用于

  疾病诊断和治疗

  作为一名肿瘤外科医生,顾晋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行的医疗保障资源是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医保)为基础,以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和慈善力量为补充的保障体系。目前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费用,不予费用支付预防性诊疗项目。而商业保险也不包括疾病预防筛查。

  据他了解,商业健康保险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多数是“大病补充医疗险”、“重大疾病保险”、“疾病护理险”等生病、病故险种,一般只对其承保范围内的疾病的住院费、病故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偿,对预防性的诊疗项目微乎其微。而医疗互助和慈善力量,也是救济疾病,不在预防。所以说,疾病预防和疾病晚期照顾延伸工作是现行医保体系和商业保险的真空地带。

  预防

  早期预防可显著减轻

  疾病经济负担

  实际上,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社会、国家带来的疾病经济负担越来越突出。顾晋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疾病经济高负担期,具有服务需求大、医疗成本高等特点,疾病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疾病早期预防应该怎么做呢?顾晋建议由政府主导,发动全社会力量,部门通力合作、全民参与,积极构建三级疾病防控体系。同时大力推行健康教育,创建健康环境。“可以实施重大疾病防控项目,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进行健康早期干预,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及时发现高风险人群,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合并症、残疾,方能尽快扭转慢性病高发态势,减轻国家、集体、个人三方经济负担。”顾晋说。

  建议

  医疗保障向疾病

  预防筛查和晚期照顾延伸

  顾晋介绍,已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有些疾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通过早期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该种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以大肠癌为例,基于人群的早期筛查,早期发现腺瘤并及时切除可以明显降低今后发生大肠癌的可能。

  “所以,我建议国家医保方面应该认真思考,将癌症的早期筛查列入医保当中,会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发展。”顾晋说。

  同时,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治疗疾病上,而疾病晚期、生命末端的关怀是相对缺失的。“我们建议国家统筹医保和商保结合,探索医保和社会养老保障有机结合,改变癌症晚期照顾面临的经济困境。”

  在工作中,顾晋发现,很多医院不愿意收治肿瘤晚期病人。对此,他建议,国家在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下,能够引入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增加癌症筛查和安宁疗护,再加上社会保险,这样可以对病人全周期的生命照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

  允许高承载车辆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专用道

  关注·公交专用道

  公交专用道闲置的情况时有发生。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带来一份《关于用预约技术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的提案》。他认为,可以仿照北京地铁站高峰预约的模式,推广预约技术在公交专用道上的应用。

  他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在不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允许班车、校车、合乘车等高承载车辆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优先道。

  现状

  公交专用道

  闲置问题突出

  在提案中,郭继孚指出,自1997年全国启用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以来,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已累计施划公交专用车道达1.6万千米。公交专用道在提升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准点率、推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公交专用道设置管理粗放、利用率低、社会车辆违规进入影响公交车通行等问题也很突出。

  郭继孚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公交专用道的起止时间是固定的,没有根据需求变化灵活调整,部分专用道在周末、节假日仍按工作日时间启用,导致公交车道资源闲置问题突出,即使是工作日高峰期,公交专用道也远达不到百分之百利用率。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车道拥挤而公交专用道闲置,部分社会车辆会违规使用公交专用道,对公交车运行造成干扰,又导致公交专用道实际使用效率下降。社会上要求精细化管理提高公交专用道利用率的呼声日益高涨。

  破题

  尝试使用预约技术

  充分利用公交专用道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公交专用道呢?我们能不放仿照医院预约挂号,将预约系统应用在交通领域呢?

  2020年疫情背景下,北京有关部门在较为拥挤的北京地铁沙河站等地实施了预约进站,开放一条通道供预约乘客使用。两年来成功为数百万次乘客提供预约进站服务,为每名乘客减少了不必要的站外限流排队时间3-5分钟,受到了好评,证明了面向公众预约出行也是可行的。

  在此基础上,郭继孚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用预约技术对公交车专用道进行精细化管控,在保障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权的同时,又能充分挖掘专用道的富余能力,提高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是有可能的。

  借助预约技术,在保障公交车优先通行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高载客率及新能源车等车辆在预约条件下使用公交车道,可充分利用公交车道的闲置能力,缓解社会车道的交通压力。

  借助预约技术,可在公交车辆较少的路段仍然施划公交车道,给予公交车优先通行权,同时在通行能力范围内通过预约允许其他车辆受限使用,从而形成全域公交优先网络,让公交真正快起来,又不影响整体道路通行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郭继孚提到,未来是无人驾驶时代,无人驾驶车辆的出行“必然是全预约的”。“预约可实现交通系统资源精细化管理和最大化利用,构造不堵车城市交通系统是完全可能的。”郭继孚说。

  不过,如同医院看病预约挂号一样,预约理念要社会认知、认同需要时间,公交专用道预约通行同样面临社会认知问题,特别是需要主管部门的认同和强力推进。此外公交专用道预约通行还需法规和预约技术的支撑。

  建议

  修法许可高承载车辆

  使用公交专用道

  郭继孚建议,上述措施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但目前法律上不够支持。

  他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在不影响公交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允许班车、校车、合乘车等高承载车辆,以及新能源车、无人驾驶车等依次通过预约使用公交优先道。同时制定相应违规处罚措施,确保公交优先。

  在法规和技术条件短期难以满足大范围应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各地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多场景下预约出行实践,如公交专用道预约、节假日高速公路预约、城市检查站预约、园区出行预约等,提高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

  本版文/本报记者 刘洋

  本版统筹/徐锋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