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之城”交上完美答卷
昨天上午,国际奥委会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答谢招待会并颁授奥林匹克勋章。图为志愿者向参加完活动的嘉宾挥手告别。
本报记者 戴冰摄
本报记者 刘冕
伴随着奥运之火熄灭,简约、安全、精彩的第24届冬奥会圆满落幕。我们携手世界,用热情和诚意,搭建起光荣与梦想的舞台,为疫情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
分分秒秒,全球首座“双奥之城”刷新奇迹。
群雄并起,109个小项的冠军各有归属,2项世界纪录和17项冬奥会纪录被刷新。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运动员相聚五环旗下,做最好的自己。对他们而言,梦想比金牌更耀眼。
全球数亿人享受奥林匹克带来的喜悦、温暖和希望,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
“冰墩墩”成为顶流,国内外圈粉无数。世界聚焦东方,迫不及待地聆听时髦又有内涵的中国故事。
日月往复,“双奥之城”用精心创造奇迹。
精彩紧凑的开闭幕式,中国人以“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境界,与世界共情。
一座座场馆里,中国“智”造成就了运动员的梦想;一位位藏在角落的“英雄”,用心织就无可挑剔的赛会细节;一双双露在口罩外的笑眼,犹如冰雪奥城里的习习春风。
“这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之一”“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将激发更多人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中国认真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北京冬奥会收获情真意切的赞誉。这是一场北京与世界的双向奔赴,彼此成就。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本届冬奥会奥运村独具匠心,场馆令人叹为观止,组织工作非凡卓越。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从立春到雨水,世界再次看到——北京,一个让梦想成真的地方。
精心打磨惊艳
自古英雄出少年,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苏翊鸣、谷爱凌、李文龙……中国的年轻小将们亮出实力,肆意张扬个性的魅力。初次服务冬奥会的一座座场馆也怀揣梦想,惊艳了世界。
国家速滑馆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2月5日,这座被北京人亲切地称为“冰丝带”的场馆迎来首秀。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决赛,荷兰运动员伊雷妮·斯豪滕以3分56秒93的成绩夺冠,打破了尘封20年的奥运会纪录。赛后发布会上,被问起“冰丝带”的冰面质量,她直接蹦出一个词:“完美”。
“冰丝带”一战成名!本届冬奥会期间,“夺金+破纪录”几乎成为这座场馆的标配——
6日,速度滑冰男子5000米决赛,瑞典名将范德普尔创造了新的冬奥会纪录。他说:“这也许是我这辈子滑过的最棒的体育馆。”
12日,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冬奥会纪录并夺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冬奥会速度滑冰金牌的男选手。
……
这块冰,有魔法。在北京大学教授张信荣团队助力下,“冰丝带”成为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低于奥组委提出的1.5℃标准,且硬度均匀。无论运动员滑到第几圈,冰都一样丝滑。整个制冷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每年可节省200万度电。
北京冬奥会期间,4座冰上场馆采用了这种技术制冰。国际奥委会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决定,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帮助强调气候变化的议题。
中国智慧打造出世界上最“快”的冰,更小心翼翼地呵护这块冰。
每逢比赛间歇,制冰师会开着浇冰车打配合,凭借娴熟的技术找平冰面。
80多次训练、20多场正式比赛,让制冰师应接不暇。遇到紧急情况导致冰面受损,来不及把冰车开出来,他们就跪在冰面上,徒手补冰。
“用手的余温去融化雪泥,让它跟冰缝更加贴合。”国家速滑馆制冰团队负责人邵懿坦诚地说,“不戴手套,的确很冷。但是为了把冰面修复好,保证冰面的平整度,让运动员有一块更好、更快的冰,我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说:“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融入了很多高科技元素。不仅是‘冰丝带’,其他场馆也是如此。”
北京冬奥会有最“环保”的雪。雪上场馆采用了智能化造雪系统,所有造雪设备“统筹调配”。相较于传统降雪,此举可以节约20%的水资源。
美国选手阿什莉·考德威尔说,这是到目前为止,我见到的最好的人造雪。对于这点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主办方是中国,肯定会建出特别棒的场馆。中国代表队的两位明星选手也给人造雪点赞。苏翊鸣直言,这是最好的雪道。谷爱凌眉飞色舞地说:“正常这种跳台用雪非常硬,很容易结冰。这里不知道他们怎么弄的,但真的,挺好的。”
早在北京申冬奥成功次年,“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就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同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安排部署了80个科研项目。
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他们克服疫情影响等困难,甘愿做一片纯洁的“雪花”,将中国人的浪漫融入创造,给冬奥会注入春天的气息。
这份用心,能体验——“雪如意”有一座电梯,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可达每秒2.5米;全部场馆应用100%绿电,张家口的风吹亮了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的灯;场馆里的“智能防疫员”,一秒内可完成身份识别、智能测温等查验环节,快速判断相关人员的健康状态。
这份用心,让世界一起欢乐——“猎豹”“飞猫”让比赛更公平,也抓拍到运动员可爱的微表情;360度自由视角系统,将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中运动员的高光时刻定格展示。巴赫评价:“北京冬奥会加速了奥运数字化转型。”
这是一届史无前例的冬奥会。外国网友纷纷留言,希望“引进”本届冬奥会上展现的高科技,有机会也能体会一次北京用精心营造的温暖。
周到书写极致
如果统计一下外国友人在本届冬奥会上最爱用的一个字,非“最”莫属。
最快的交通——连通北京、张家口两地三大赛区的京张高铁,将两地距离拉近到1个小时内。平稳飞驰的列车上,美国运动员罗伯特·伯恩斯说:“车窗外的夕阳太漂亮了。”目光所及,山、农田,还有一排挺拔的风力发电塔,都披上了金色的斗篷。
最“长寿”的场馆——北京赛区使用了6个北京奥运会遗产,它们都是“双奥场馆”;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办公地位于首钢园,这里始建于1919年。
最好吃的饭——元宵节当天,冬奥村准备的炸元宵就有三种口味,原味、番茄味和沙拉味。荷兰速滑选手尤塔·莱尔丹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短视频里赞叹,冬奥村餐厅的美食琳琅满目。不少运动员拍照片、发视频,自发成了“中国味道”的代言人。巴赫到延庆冬奥村考察时,找到了中国人“每逢佳节胖三斤”的感觉。他感慨:“如果我在您的‘村’里待上三天,会再长十斤,这里的餐食太好吃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马耳他单板滑雪选手珍妮丝·斯皮泰里在比赛结束等待出分时,从口袋里掏出半个豆包咬了一口,还不忘对着镜头翘起大拇指:“我太爱吃豆包了,味道真不错!”感受过北京冬奥会贴心且专业的服务后,她说,如果一个月前问我,这将是我最后一届冬奥会;但现在,我好像有了一种“还能做得再多一点”的感觉。
为梦想而改变而努力,生活也会变得像豆包一样,甜甜的。
当然,被运动员点赞最多的是“最安全”。冰雪运动是相对危险的运动,医疗保障团队成为关键。更何况北京冬奥会是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
科学且人性化的闭环管理模式启用。冬奥村、体育场馆、会议中心都是小闭环,靠专门的交通工具完成转场。进入闭环前,也要达到一定的防疫要求。
“我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环境样本和人员核酸检测报告,都是阴性才放心。”五棵松场馆运营团队防疫副主任尹金淑说,防疫这根弦每天都绷得很紧,团队的每个人一刻不放松。
在闭环里,有一群和尹金淑一样的“大白”。
瑞士滑雪运动员尼古拉斯·胡贝尔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起因是“当头一棒”——他身穿红色连体紧身衣,一路“狂奔”,但抵京后核酸检测呈阳性,被送去隔离;结果是“柳暗花明”——有“大白”们的细心关照,胡贝尔又穿上紧身衣,将自己锻炼、跳舞的视频传到网上。他动作夸张,自带笑点,本意是希望亲人放心。中国网友热情点赞,隔屏送上祝福,还友善地给他起了个昵称“瑞士滑雪喜剧人”。
“实在是太棒了!”胡贝尔用了一连串儿的“非常”,形容北京冬奥之旅,“所有帮助我们选手的中国人都非常好,非常温柔。做核酸检测、给我们带食物,所有人都非常好,他们一直在尽全力帮助我们,我非常喜欢中国人!北京冬奥会组织工作非常出色。”
北京冬奥会,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环内环外都安全。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说,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措施安全、有效,其闭环内可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首钢大跳台,明星选手多,比赛过程紧张刺激。但负责医疗保障的74名队员,没有人拍过一张比赛时的照片。他们全程坚守岗位,直到确保每一名观众都安全离场。场馆医疗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人力资源处处长康帅说,大约从2021年3月团队就开始进行技术准备和各种推演。摔跤、流汗甚至流血都是常事,但没有人叫过苦。
“我们的岗位和选手们近在咫尺。中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我们也会激动,会在心里给运动员加油,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任务。”副医疗官王昊说,2月15日,“雪飞天”完成本届奥运会全部项目的比赛后,我们一起跟它合了一张影。虽然没有运动员、没有观众,但我们也是自己的“冠军”,大家都很开心。
北京冬奥会的雪道边,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队代表着安心。从2018年至今,他们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磨练“凌波微步”,只为冬奥会上能在4分钟之内到达伤员身边。
看着滑雪医生在陡坡上,背着十多公斤的救援包快速滑行,网友评价:“下届的冬奥会冠军也许是中国的滑雪医生。”一位滑雪医生说,比赛过程中不敢喝水,因为不好找厕所。“本来给大家准备了纸尿裤,发现不能用。因为尿完就结冰了。辛苦,但心甘情愿!”
国际雪联医疗官汉斯明确表示,高山滑雪男子全能滑降比赛时的医疗救援堪称完美。
赶上下雪,北京赛区B5车队司机杨运波领了一袋粗盐放在车内,每次发车前撒在车门铝条处;苏翊鸣等待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成绩的片刻,一曲《龙拳》燃爆全场,幕后是一群将氛围拉满的体育展示团队;27岁的张硕是延庆北临时消防备勤站站长,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坚持值守,他说,守护“长城之光”,我们感到很光荣、很自豪……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平凡成就非凡。
这些可能从未出现在镜头前的保障人员,和运动员一样,不断挑战自己精致服务的极限,每个人都努力成为“奥运新标杆”。他们展现了北京承办重大赛事的能力,呈现出北京人的待客之道。他们每个人都是冠军,值得站在C位。
青春洋溢光彩
北京冬奥会上,志愿者宛若一颗颗螺丝钉,精准嵌入整个组织运行体系,发挥着“1+1>2”的作用。他们用微笑打动世界,用服务为冰雪注入活力。
2月15日,刚回美国没几天,曾被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感动哭的美国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就开始想念中国了。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大家在过去两周给予我的爱和支持。我们刚到中国,就感受到了如此多的爱和欢迎,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未来回去,四处旅行。我非常喜欢那里的人、食物和文化。谢谢你们支持我”。
温情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志愿者孙泽宇。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他穿着粉色上衣,戴着白色口罩,热情地和运动员招手。在特莎经过时,他笑着大声说:“Welcome to China(欢迎来到中国)!”
一个友善的微笑,为远方的客人带来回家的氛围。
23岁的刘迪波和80岁的里奇·比蒂因为北京结缘。刘迪波是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大家庭助理,负责大家庭核心客户群的陪同服务。里奇·比蒂来自意大利,夏季奥林匹克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ASOIF)主席,今年80岁。
每天,刘迪波根据里奇·比蒂的喜好设计观赛方案。为了不让中途冷场,刘迪波绘声绘色地讲述窗外的北京故事——中华民族园背后的民族大团结、首钢园背后的工业遗产涅槃重生、延庆场馆的生态保护,里奇·比蒂听得津津有味。
临别,刘迪波准备了一份自制的小礼物。里奇·比蒂说:“这份礼物太珍贵了,迪波,你真是连接中国和意大利文化的桥梁,我要把它放进我的手提包里,亲手带上飞机带回去。”
物微意不浅,温暖相伴。
北京冬奥会共录用了18000多名志愿者,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94%。还有大量的城市志愿者们,和一群热情的北京市民,他们都是冬奥会上亮丽的风景。
乌克兰代表团离开延庆冬奥村时,运动员在车上和志愿者隔窗比心。主媒体中心的志愿者杜安娜制作了二维码,为记者们即时提供准确的班车时刻表,赢得国际奥委会交通考察团的赞誉。春雪中,日本运动员吉田知那用中文致谢冬奥志愿者们,感谢他们在寒冷的清晨铲冰除雪。
一身“天霁蓝”,一颗火热心。冬奥志愿者用行动温暖着赛场的每个角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奥委会委员曾经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年,赛场里的志愿者略显羞涩。如今的志愿者更热情、更专业、更自信,见到每个人都会热情地挥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价值选择。
17日,主媒体中心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每日发布会上,志愿者魏伊宁成了“主角”,她说:“我在主媒体中心工作的这一个月,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来冬奥会当志愿者。我是因爱而来。”
暮云春树,人间美好。
更多的故事还在继续。孙泽宇邀请特莎待疫情结束,再来中国看看,他会摘下口罩,当面说出那句“Welcome to China”。里奇·比蒂送给刘迪波的冬奥会开幕式节目单里夹着一封亲笔信,结尾写着“愿米兰再相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