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规模大筛 天津如何做到
一座1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短时间内完成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不可能的任务?天津答案是:能!昨天很多天津人在微信朋友圈展开了排队完成检测速度大比拼──20分钟、10分钟、8分钟、5分钟,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不但能,而且好!分区叫号避免寒风中长时间排队,老人孩子走绿色通道,逐户通知一个不能少……
优化优化再优化
“通达尚城是社区内5个自然小区中比较大的,1000户、2000人左右,采样点设在小区内,是第二轮筛查的一个优化措施。”河西区尖山街尚城社区书记郑岩告诉记者,“上次采样点在四中,而且是两个社区在同一个采样点,不可控因素较多,这次我们社区就有四中和这里两个采样点。速度快了很多,从下午两点左右开始采样,一个半小时,已经100多人了。”
“咱们是不是把第二个采样台开了。支援的医生已经到了。”正说着话,工作人员跑过来对郑岩说。此时一位“大白”已经在给预定的采样台位置进行消杀。郑岩立刻开始安排准备工作,通达尚城开始“提速”。
尚城社区所在的河西区全域“提速”:本轮筛查共设采样点254个,比第一轮增加120个。
“提速”的不只是河西区。东丽区华新街道天欣花园采样点的采样台也由第一次的一个,增加为此次的两个。“第一次筛查之后,我们进行了复盘,查找短板,按楼门核实人员底册,细化流程,检测时按楼门通知,减少等候时间,同时增加绿色通道,给老年人、儿童等人群提供便利。”东丽区华新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于忠玉告诉记者,此次华新街道采样点虽然没有增加,但是每个点的采样台都有增加。
为了减少居民在寒风中的等候时间,南开区第二轮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将采样点设置在社区内,居民不出小区就可进行检测。据了解,南开区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启用322个采样点,比第一轮的113个采样点多出209个,共设置633个采样台,抽调医护人员2169人。加快检测速度、提升检测效率。
南开、河西、东丽等区增加采样点位、采样台的举措,我市其他区的居民大都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变化。
5G时代,数据支持离不了。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上阵,推出的新系统,通过操作人员手机下载App,实现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封箱、转运全流程信息化记录,市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到采样现场,由工作人员手机中的App扫描即可完成信息录入,相比原有方式可大幅提高采样效率,减少市民等待时间。快速顺畅的新系统,仿佛为第二轮大筛打通了任督二脉,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应检尽检我有招
数九寒冬,气温骤降。
津南区小站镇东大站村采样点,当最后一位村民二筛核酸采样完毕,村党总支书记王文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本地人口2000人,外来人口3500多人,除去30人外出未回津,凡在家的,一户没漏、一人没落。”连续多天的奋战,王文祥话语中带着疲惫。
短短三天,两次大筛,时间紧、任务重。万余人次核酸采样,实现应检尽检,这个小村是如何做到的?
东大站是远近闻名的阀门生产基地,素有阀门第一村的美誉。村里6家企业,吸纳了35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比本村人口还多。
对5500多人进行全覆盖核酸采样,采前、采中、采后的通知、组织、汇总和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特别是对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更是考验人的硬功夫。
怎么办?
“我们一直处于热备状态,疫情来了,随时迎战。”王文祥说,光是疫情防控演练,就开展了不下5次。5500多人的基本人口底册,他们早就掌握了一手的“大数据”,这个“大数据”是他们这一年连续几轮入户调查,一笔一笔写就的。对于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门清!
所有预案在1月8日被激活。
9日凌晨3时,王文祥接到首次大筛通知,立即组织村里8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集结,号召大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预案分工投入工作。“基层社区是大筛的网底,网底有漏洞、兜不牢,后果不堪设想。”王文祥说。
搭建采集设施、备好各类物资、设计最佳路线,大家忙起来了。与此同时,“电话小分队”上线,“敲门小分队”顶着星斗出发了,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早晨7时到指定地点采集核酸。对于外出没回来的、卧床在家的,一个不漏,细细核对,一一记录。既是笨功夫,也是绣花功夫。
“第一次筛查,大家特别配合,一下子来的人比较多。第二次筛查,我们进一步优化了流程,减少大家等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王文祥说,为了做好二筛,志愿者和区镇下沉干部马不停蹄再次入户,给每个人一一发放了号码牌,到时按号排队采样,由工作人员通知大家何时下楼,同时在村里又增设了一个采样点,5个通道同时推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覆盖。
截至昨晚10时,东大站村二筛采样结束。
志愿服务细又韧
“你现在去702室吧,帮着奶奶把爷爷推出来。”布置工作的是河西区尖山街通达尚城居民李女士,领任务的是她丈夫牛先生。702室的奶奶爷爷并不是他们的亲属,是邻居。李女士作为志愿者,主动给自己“揽活儿”。
为了保证第二轮大筛高效、不漏筛又人性化,社区在业主群里招募志愿者。李女士报名后,接到的任务就是“扫楼”。
402室,孩子期末考试;501室,需提前通知;702室,有老人,腿脚不便;102室,一老一小……下午3:05,她手里拿个小本本,逐户通知准备下楼做核酸检测,本本上记的就是“扫楼”成果──每户几个人,有无特殊情况。“有的老人实在下不了楼,我们就记下来,做特殊安排。”
“我得看看检测速度,好及时通知大伙儿。”刚出电梯,迎面走来一家子。“您是10楼的吧?刚去您家没人,我看现在排到咱们前一栋楼了,咱们也准备着。”“我们和住另一栋楼的家人一起检测完了。”李女士赶紧在本子上注明。
与在业主群内主动报名志愿服务的李女士不同,东丽区华新街道天欣花园居民贾庆荣是买菜顺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的。“第一次筛查时,看到检测人员挺辛苦我就过来了,当志愿者。”贾阿姨负责维持秩序,从早上9时一直坚持到转天凌晨3时多。60岁的人在寒冬中工作这么长时间!“我完事就能回家休息了。这些孩子没白没晚地干,才辛苦。他们这么付出,我不能坐在家里看电视!何况咱们是天津人!”二筛,贾阿姨看到搭棚子就来了。“我还想报名去津南区当志愿者呢!”
摸排、维持秩序、逐户通知,志愿者每完成一项细碎的工作,筛查进度就快一点儿,大伙儿就舒服一点儿,邻里之间就亲密一点儿,社区就会更和谐一点儿。
“外援”个个都给力
一位大娘送的一锅热水一直暖着“90后”靳雅菲的心。9日凌晨不到5时接到所在单位东丽区融媒体中心下沉到社区的工作安排,“当时‘噌’就起来了,五点半多一点儿就到单位了。”她家可是住南开区。“出门太急,根本没想到带热水。大娘送来的时候,真的太感动了。”
当天接近子夜时分,靳雅菲下沉的点位结束了采样工作,此时听说另一个点位还有很多人等待检测,大家自发前去支援,直到凌晨3时多才回家。
媒体人的新闻敏感让她看过11日的新闻发布会后,就做好了再次下沉到社区参与第二轮大筛的准备。“时刻准备着,我现在可是预备党员呢。”
“我们东丽区融媒体中心共下沉两个批次,每批次20人。在保证正常报道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力量下沉到社区参与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下沉到天欣花园采样点位的东丽区融媒体中心干部杨生凯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们与社区、街道工作人员一起优化工作流程、排队流线。“我们是挂图作战,把小区的平面图画出来,每个点位落实到人。”
“9号那天夜里,一位大娘领着孙辈给我们送来一大锅腊八粥。她说一会儿就是腊八了,腊七腊八是最冷的,你们喝点儿热粥。”每次说到此事,他总不免动情。
疫情总会结束,干部服务群众,群众心疼干部,情分留在彼此心间。
高科技气膜来助阵
昨日18:00,河西区四信里住宅一期园区,竖着两个相隔数米的蓝色亭子,前亭前方,队伍不长,十多人。一旁,许凯和李悦看有的居民离得近了,马上提醒,“一米!一米!”他俩来自陈塘庄街综合执法大队,“这社区,我们来了6人,2人一组维持秩序,一两个小时轮一班,晚上不回去,就在这儿休息。”
亭子正下方,两名志愿者正持手机扫描居民身份证件,1秒,信息录入,放行。居民10人一组,“队首的”拿着带有条码的试管,带队到采样区,把管交给医务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系统每采集10人,自动提示,“到采样区,医务人员还会确认,相当于上了‘双保险’。确保每10人和相应试管‘对号入座’。”
一人拿棉签,一人递,两名医务工作者分工协作,正采样。
“张嘴。”“啊!”采样顺利完成。记者随队伍前行,每人从排队到完成采样,平均耗时10分钟。
──这是四信里二筛的“流水线”。
采集之后的样本去哪里?“一般一个小时收集一次采集的样本,送到区疾控中心。”郑岩告诉记者。“样本都放到专用的箱子里运送,区里做应急预案时都准备好了。”于忠玉说。
这些样本都将被送到检测实验室。本轮筛查,天津还用上了新武器──气膜实验室。
12日23:30,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网球馆内,“迪安雷迪”气膜实验室正紧张运行。实验室一组6舱,24小时满负荷运转,日检测产能12万管,样本按10混1采样方式,每日最多可检测120万人份核酸样本。昨日从14:00接收样本起,截至当日23:30,该实验室已接收9万管样本,发布约5万份报告。
“气膜实验室主要承担滨海新区的核酸检测任务,但是,其他区的也会分配过来,主要看当天检测量是否在承接力内。”实验室领队、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经理陈美介绍,9日、10日两天,公司200多名员工陆续从浙江杭州赶到天津,实验室11日9:00投运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战“疫”中,其中80多名技术人员承担检测任务,“当日检测58000管,除了滨海新区,还有河东区的样本送过来。12日预计检测10万管。”
除了气膜实验室,这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公司在东丽区的分公司还设有独立的中心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有6万管日产能。此外,我们在塘沽体育场还设有方舱实验室,每天产能也是10万管。三地实验室正陆续投运。”陈美说,相对于建在写字楼里的中心实验室,方舱实验室外观像集装箱,气模实验室则像蔬菜大棚,“中心实验室不可移动,后两种实验室的优点就是可快速安装,应用地域比较广,想拉到哪里就可以拉到哪里。13日我们还会在梅江会展中心搭建三个气膜,新增45万管日产能。马上,‘四架马车’四地联动,大大提升迎战奥密克戎的战斗力。”
群众说好才是好
“二筛很顺利,从站楼下开始排到完事总共14分钟,16:14—16:28。第一次用时51分钟,进步非常直观。整个流程,出楼门志愿者发了一张条,每个楼门条的颜色不一样,我是蓝色,看了前面楼门是红的,后面是白色。因此排队时凭条进场,颜色一目了然,杜绝了插队。现场风大,有个妈妈抱着几个月的小宝宝几分钟也站不住,有些心疼娃,着急回楼。志愿者发现情况赶紧跑过去拦住了,跟前面排队的打好招呼,赶紧给小宝宝先做了。居民是一点不受罪了。就是志愿者们还是一样要站很久,大家很理解,也能体会,网格群里各种留言感谢网格员。”
这是一位媒体人昨天的朋友圈。
更多网友没有写“小作文”,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天津速度的赞叹。傍晚6:24,网友@鸣谷轩总舵主给津云微信留言:“我二筛‘健康天津’上已经出结果了,天津速度就是快!”
“我的小区,凌晨1时志愿者敲门,1时30分下楼发号,在楼栋大堂等待3分钟,排队6分钟完事。感谢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网友@三鹿郡公
类似留言在天津各媒体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数不胜数。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汤乃军,对于全员核酸检测提出了专业见解。他1月10日在位于河西区气象台路的乐昌里监测点参加了首轮大筛,“工作人员一座楼一座楼地通知去做检测,我前后排队半个小时就做完了,秩序井然。现场有小孩子吓得哭,采样的医务人员很有耐心,做到了应采尽采。”汤乃军说,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非常强,而大多症状又较轻,还有无症状感染者,隐匿性很强,这次又出现了低龄化倾向,因此,全市范围的大筛很有必要。
作为研究公共卫生的专家,汤乃军重点提示了两点:一是在疫情管控环境下,如何保障百姓就医问题。在当前环境下,医院要核酸检测很必要,但对于心梗、脑栓塞、临产孕妇等急危重症患者,医院应设置专用病房,防疫重要,治病救人也重要。二是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的宣传。要让人人知晓,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仍是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重要措施。宣传科学防疫重在日常、重在细节,如商超经营者要对登记个人信息的笔用完每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乘电梯时,口袋里备几根牙签或几张餐巾纸,不用手按按钮;大筛现场,扫描身份证时,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被检人员的手和身份证扫描后马上用液态酒精及时消毒,等等。
天津行,天津也一定成!从一筛到二筛,尽管不可预见的困难还有很多,但我们扛起责任、坚定信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打响了“中国奥密克戎防控第一场大规模遭遇战”。(记者 燕少广 耿堃 刘雅丽 张立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