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近距离听诉求 高效率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3-08-15 16:33:00来源: 人民日报

  近距离听诉求 高效率解难题(基层治理新实践)

  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成效,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搭平台、建体系,推行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等举措,壮大基层治理队伍,拓宽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更高效、城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树荫下,微风里,一张圆桌,几杯清茶,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一一落座。圆桌旁,数十位居民或站或坐,议论纷纷,还有人高举手机现场直播。

  “注意啦,现在开会!”喇叭一响,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北商业巷社区听证会即刻开始。

  如此阵仗,所为何事?原来,社区所辖一小区,门口路面坑洼不平,物业准备动用维修基金,居民却不同意,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休,于是开起了听证会。

  主持会议的是北商业巷社区党委书记严红新,从事基层工作6年多,这样的场面她见惯了,但如此多“帮手”在场协助调解,还是头一回。“城西区搭平台、建体系,推动更多力量下沉基层,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拓宽了,解决问题更高效了,党群关系也更融洽了。”严红新说。

  多方参与,夯实基层,矛盾化解更高效

  以前,面对群众的多元诉求,社区常常有心无力。“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一共8个人,全由邻里街坊兼任,以情动人易,但专业能力不足。”严红新说,“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没必要走诉讼程序。化解矛盾,大伙盼的是‘短平快’,不能‘长弯慢’。”

  听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路面属于小区,当然要由小区的维修基金出资。”物业公司代表摆明观点。

  “路面属于小区不假,但前段时间有重型卡车驶入小区,物业疏于管理。业主入住才两年多,路面就破烂不堪。”业主代表也说出了想法。

  “这个问题我有一些想法。”北商业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刚起身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2020年7月,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壮大治理队伍,城西区推行“穿警服的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制度,胜利路街道派出所民警王刚自此搬进社区。截至目前,民警已在31个社区兼任党组织副书记。

  “双方都有理,这样吵不出结果,今天律师、城建局干部都到场了,请他们谈谈看法。”王刚劝道。

  社区听证会,怎会来了这些人?原来,2021年,城西区开始搭建多方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即通过社区党组织接单,人民调解员、民警、法律顾问、网格员等联合参与的形式化解矛盾纠纷,一定程度解决了社区调解力量不足、水平不专业的问题。

  “按照规定,小区路面修补可以动用维修基金。”律师一席话,又让现场喧闹起来。“但有两个前提,一是小区道路过了质保期,二是2/3以上的业主同意,如不满足,应由建设方承担费用。”律师说。随后,城建局也表达了相同观点。建设方代表当即表示,如规定核查无误,愿承担费用。

  一场矛盾化解,居民鼓起掌来。线上直播间里,“大拇指”的表情包刷了屏,严红新松了口气。

  连点成网,统筹有力,纠纷调处能兜底

  “嘀嘀——”城西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内,报警声音响起。“看来社区又遇到难调解的矛盾了。”中心负责人孙安滨赶忙打开通海路街道上传的信息,仔细分析起来。

  “李女士和弟弟共同赡养母亲,弟弟因创业失败,拒不支付赡养费用,姐弟俩大吵一场,家庭关系出现问题。”孙安滨一边向同事介绍,一边做了如下安排,“请法官、律师、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参与调解。”

  趁着各方赶来的空当,记者参观了调解中心。明亮宽敞的大厅里,“最多跑一地”几个大字挂在显眼位置,再往里走,金融调解室、心理辅导室、大数据分析研判室等一应俱全。此外,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检察官、民警等在此也设置了工作岗。

  社区调解力量不断增强,为何还要建设统一的调解中心?

  “街道、社区化解不了的矛盾得有机构来兜底。”孙安滨说。一旦发生矛盾,居民可通过“矛盾纠纷随手报”小程序上报,如社区调解遇到困难,可上转街道,如依旧无法化解,则上转中心,形成三级联动体系。

  “调解中心作为区委政法委牵头设立的机构,调解更专业,更能凝聚合力。”孙安滨表示,“相当于搭起了一张横向覆盖政法、信访等多个部门,纵向延伸至社区的矛盾纠纷化解网络。”

  不一会儿,姐弟俩到了。“按照民法典等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容逃避。”城西区人民法院法官现场释法说理。孙安滨也苦口婆心地劝道,“继续保持你当年创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作为姐姐,要体谅弟弟的难处,你们打断骨头连着筋,要不给他些时间,先欠着,到时再还。”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做起了姐姐的工作。

  一番调解,劝得姐弟俩回了头。“于情于理于法,我都应承担起这份责任。”李女士的弟弟现场表态。李女士也长舒一口气,表示要为弟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了解,自2022年8月城西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768人次,受理纠纷241件,其中调解成功111件,正在调解44件。

  主动靠前,贴心服务,问题发现更及时

  前不久,新宁路西社区党委副书记黄联国在巡查时发现,辖区内一小区停车位设计不合理,车辆随意乱停,消防通道受阻。他第一时间联系小区物业、城管、交警等,共同设计新的停车方案,还协调附近停车场提供车位,不仅畅通了消防通道,还化解了小区多年以来的停车难问题。

  “很多矛盾都是由小问题引起的,越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越要主动发现,提前介入,尽快解决。”黄联国说。如今,越来越多基层工作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到群众身边,主动发现问题,排查化解隐患。

  前段时间,严红新在走访时听到一租户正与房东大声争吵。细问后得知,租户退租未提前通知房东,房东因此不予退还押金。严红新第一时间喊来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的民警和法律顾问,向租户耐心地解释了不予退还的理由。鉴于租户生活困难,大家建议房东酌情退还一些。最终,一场将要加剧的矛盾消弭于萌芽。

  每天忙完工作,不管再晚再累,严红新也会在社区巡查一圈。为了尽快掌握社情民意,她还为辖区每一个小区都建立了微信群。“一有时间就去逛逛,看看有没有风险隐患。别等群众找上我,要主动去看、去听、去发现。”

  在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大数据平台,“本年矛盾纠纷类型统计”栏目十分醒目。记者看到,“劳动争议纠纷”位列榜首,已有124件。“矛盾数量较多的领域,我们要求社区开展针对性排查,不掩盖矛盾,不回避困难。”孙安滨补充说,“调解成功的纠纷,一个月内我们会开展回访,居民也可通过小程序进行评价。考评严一点、了解细致一些,都是为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刘雨瑞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