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黄杏、沙漠韭菜成为抢手货……白芨滩迎来治沙新飞跃
央视网消息: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宁夏全境属于“三北”防护林的区域,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3年建立白芨滩防沙林场至今,白芨滩人累计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使毛乌素沙漠从银川平原灌区边缘后退了20多公里,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的生态安全。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白芨滩沙漠变绿洲
这几天,白芨滩每天车来车往,非常热闹。这里种植的沙漠黄杏、沙漠韭菜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能在沙漠里种韭菜,是李国宝这样的治沙人以前压根儿不敢想的事情。灵武市地处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近90%的面积都是沙地,白芨滩又曾经是沙化最严重的区域,20多个村3万多人被迫陆续迁徙。为了彻底改变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当地人民的生存条件,1953年,宁夏设立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开始对毛乌素地区的沙害进行治理。
“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还难。”这句在沙区广为流传的话,反映了防沙治沙最现实的困境。
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克服重重困难,一点点地向沙漠进军。
为了种活柠条,林场的人们可没少费功夫。刚播下的柠条种子,几天时间就被老鼠吃掉了。
白芨滩年降水不到200毫米,缺水是头等难题。在长期的实践中,林场总结出了“1+4”治沙技术,“1”是用1立方米的草方格固定流沙,“4”是雨季撒播草籽、穴播灌木种子、营养袋苗造林、春秋植苗造林4项技术互为补充,造林平均成活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现在的8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将“水资源承载力”摆在越来越关键的位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加大封育和飞播造林比重,推动防沙治沙工作从粗放式逐步迈向精细化。白芨滩也迎来了治沙工作的新飞跃,以每年造林2万亩的速度继续为沙漠增绿。
如今,林场发展起4大支柱产业,种植林果、苗木、蔬菜,还建起了奶牛养殖场。白芨滩的变化不只是沙漠变绿洲,治沙工人也兼职产业工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经过70年的努力,人们在毛乌素沙地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1公里的绿色屏障,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