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积极行动全面履责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核心阅读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重点清理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等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 本报记者 万静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此次清理范围涵盖国务院各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2022年12月31日前制定、现行有效的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重点清理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生产经营行为等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明晰需要清理四类事项
此次四部委发起的清理工作按照“谁起草、谁清理”“谁实施、谁清理”和分级清理的原则,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与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要求相抵触的,要按相关程序予以废止;部分内容与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要求相抵触的,要按相关程序予以修订,确保“应清尽清”。
在清理对象方面,四部委通知明晰列举了需要清理的四大类事项: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具体为设置不合理或者歧视性的准入和退出条件,如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对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者迁出设置障碍;违法设定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违法设置特许经营权或者未经公平竞争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如违法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等。
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具体包括对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实行歧视性价格和歧视性补贴政策,如歧视外地企业和外资企业、实行地方保护的各类优惠政策;限制外地和进口商品、服务进入本地市场或者阻碍本地商品运出、服务输出,如商品和服务技术要求、检验标准不统一,在本地和外地之间设置壁垒;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活动,如违法限定供应商所在地、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以排斥、限制经营者参与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活动等等。
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具体包括违法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政策,如违法给予税收优惠、通过违法转换经营者组织形式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等;违法违规安排财政支出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违法免除特定经营者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在法律规定之外要求经营者提供或扣留经营者各类保证金等等。
影响生产经营行为,包括强制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违法披露或者要求经营者披露生产经营敏感信息,为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提供便利条件;超越定价权限进行政府定价;违法干预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等等。
个体工商户须加力帮扶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提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占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60%以上。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是中国社会就业的重要来源,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此外,民营企业对创新的积极追求和快速响应市场的特性,使得其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民营企业的数量和发展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市场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设个体工商户增速明显,共新增1136.5万户,同比增长11.3%。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9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4%。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近九成,“四新”经济个体工商户达3398.2万户,占总量的28.5%,较2022年同期提升15.9个百分点。
据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上半年我国个体工商户复苏趋势明显、总体发展平稳。但是我国目前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知晓度和精准性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力帮扶。
据市场监管总局6月下旬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受访个体工商户正常营业比例已从年初的77%上升到90.2%,经营亏损比例从59.1%下降到43.4%。但是,4月份以来部分经济指标再次超预期走弱,经济修复和转型升级仍面临阻力,尤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个体工商户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生存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
具体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营收水平欠佳。不少受访个体工商户反映订单少、客流少、消费不足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融资需求矛盾有所缓解,但仍有不畅。调查显示,个体工商户从银行渠道获贷的比例从年初的46%上升到49.7%,融资需求未能被满足的比率从52.9%下降到49.6%,但是仍有不少个体工商户反映信用贷款门槛高、成功率较低。经营同质化竞争激烈。42.3%的受访者反映行业内竞争激烈,较年初上升3个百分点,超过原材料价格成为仅次于消费不足的第二大问题。此外,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仍需在政策知晓度和精准性上提高水平。43.8%的个体工商户不清楚相关扶持政策。个体工商户更期盼政策的精准推送和“接地气”的多样化解读。
多部委聚焦民企问题解决
近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纷纷行动起来,或积极主动与民营企业加强沟通交流,或密切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解决相关领域民营企业的具体问题和困境。
7月17日,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召开座谈会,与传化集团、方大集团、飞鹤乳业、卓立汉光等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
7月7日,发改委组织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召开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启动会。此次会议着重探索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有效发挥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的积极作用。
在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就业补助资金的同时,财政部门通过对创业担保贷款安排贴息支持、对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给予税费优惠、对个体工商户进行税收减免等举措,支持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如对制造业等行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同时,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相关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7月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主持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认真听取医药行业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通用电气医疗、诺和诺德、拜耳、默沙东、罗氏、阿斯利康、赛诺菲、武田、辉瑞等12家企业代表参会。
2023年商务部开展“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增进外资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外商投资政策的了解,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要素流动,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开放的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持续成为外资企业眼里的投资热土。今年前5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48.1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32家,同比增长38.3%。
对此,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先林认为,恢复和提高民营经济活力的关键是提振信心,而政府提振民营企业信心的关键则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其中最关键的抓手就是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是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督促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更好地承担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等职能。”(来源:法治日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