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山东为农技专家划分“责任田” 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发布时间:2023-07-14 15:05: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7月14日电(记者 沙见龙)“当务之急要先排积水,等土壤表层有龟裂现象时再进行划锄,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根系正常呼吸。”山东临沂临沭县近日遭遇了一场今夏以来最强降雨,包片农业技术人员解学涛雨后赶到田间查看积水情况,为农户提供雨后农田管理指导。

  为提高农技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临沭县实行了农技专家技术指导帮扶包片负责制,遴选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种植业管理、农药等方面的专家成立服务组,对全县9镇街划片帮扶。随着汛期来临,农技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查病查虫,及时发布防治预警信息,将管理技术送到农户手心里。

  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日来,记者走访山东多地发现,同临沭县一样为农技专家划分“责任田”,切实将农业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已成为该省各地推广农业技术的常态。

  “叶片上的是玉米蓟马,这个病虫害容易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出现,要及时进行防治,同时浇水补墒。”这是在德州陵城区糜镇小官寨“吨半粮”核心区,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王书友查看玉米苗情时发现的新问题。每到农忙时节,在该区13个镇街都会看到农技专家为作物“把脉问诊”的身影。

  据德州市陵城区政协副主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峰介绍,该区实行了农技专家包乡镇、农技人员包管区机制,每两名农技专家分包一个乡镇,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包管区。在农业生产的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种粮大户等进行面对面技术指导,宣讲惠农政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切实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

  当前,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极易遭遇干旱、高温、强降雨、阴雨寡照、强风等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均可发生。枣庄薛城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制定工作预案,完善与气象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指导防灾减灾,努力把灾害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农业科技推广需要进村入户,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增强农技推广服务实效。”薛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被化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配备5名农技农机人员,为农民提供巡回技术指导,现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书写发送《病虫情报》5期,出动人员50余人次。

  “我们坚持政府引导、主体参与,搭建起‘1+9+N’为农服务平台,构建起了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德州市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称,该服务平台建设了1处县级为农服务中心、9个镇街为农服务站和N个村级为农服务联络点,根据农田分布配备专业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整合供销、农业、农机等部门资源,为种植大户提供机械化、社会化、套餐式服务。

  马国辉告诉记者,为农服务中心能给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管理、农资直供、技能培训、保险办理、作业监督及农机维修保养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同时,引导村集体创办合作社,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鼓励合作社购买大型机械,提供灌溉、施肥、种收等一条龙托管式服务,还运用线上方式,请省市农业专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枣庄滕州市级索镇是农业部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2021年,该镇尝试推广种植富硒小麦,结合区域土壤、气候实际,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农户选择新品种,并指导农户进行全流程种植。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基础上,滕州市培育起了富硒小麦深加工产业。

  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孔令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将农技服务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衔接,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等平台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链式推广服务模式,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高效农业转变,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

  “通过技术指导,我们知道了科学种植、管理的重要性,今年作物长势比去年好了很多。”济宁邹城市郭里镇旺山村种粮大户苗宜平说。近年来,该市加强对农业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遴选46名农技人员,成立6个农业生产帮包指导组,分别包保镇街,采取集中授课、田间课堂、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农民宣讲惠民政策、传授农业实用技术。

  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邹城市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13名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每个镇1人,对农业生产进行全过程指导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据了解,山东的粮菜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了一批千亿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该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稳居中国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达1394亿元,占中国的1/5以上,连续24年领跑全国。(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