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成长,从来没有“边”——“青春小店”链接亿万青年

发布时间:2023-05-19 15:15: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今年五四青年节刚过,北京东三环边上,一家小店重新打开了门。它在此地营业了20多年,一直是一家只能摆开几张桌子的饺子馆。常年在店里剥蒜的老板说,这些年里,她眼睁睁地看着马路对面不远处,CBD立起了摩天大楼,三里屯成了潮流之地。

  但在几个月前,这家小店突然关上了门。它会像很多经历过种种冲击的小店那样就此消失吗?中国青年报社一些好奇的记者考虑过:这个小店是不是可以作为报道对象?或者说,假如要讲这样一个普通路边小店的故事,从何说起呢?

  在他们还没作出决定的时候,前不久的一个中午,这家小店门外突然摆放了几个花篮。老板还是原来的老板,“配方”换了,饺子馆成了四川冒菜馆。我的同事们是第一批食客。老板的儿子告诉这些好奇的客人:心疼母亲手工包饺子的辛苦,自己因此力主改了方向。这个年轻人把店名从“食有缘”改为“椒椒味味”,连餐巾纸都印上了英文。他按照自己的审美装修了店面,把过去藏在墙背后的储藏室打开,里面养了绿植。那个味道很好但常被路人忽视的饺子馆真的消失了。

  我们试着组织了一支采访小组,打算去找一找更多这类守在各种“边儿”上的小店。当然,这并不是受一家店铺的启发。20多年里,我们关注过最早一批互联网企业的创立,把那些曾经很年轻的企业家们请到一起聚会。经济的浪潮总是此起彼伏。这一次,我们打算找一找在那些潮头后面的、“风口”边儿上的小店。我们想要知道,它们是怎样努力生长或者更换方向的。它们怎样保持活力,又可能遇到哪些问题。那些几平方米内的决策,经过了何种粗略或细致的打算。

  我和第一批参与“青春小店”调查研究的记者陆续奔赴各地城乡,倾听小店店主和年轻从业者的故事。我们去过那些精心打造的网红街区,也去过那些夜生活没有太多花样的地方。我们把那些以实体小店为主、年轻人占主角的个体工商户和小企业,统称为“青春小店”。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经营主体总量2/3,带动近3亿人就业。有研究发现,小店从业者中,4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多数。

  一个个“青春小店”的背后,是亿万青年生活的努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也是中青报新时代“为党育人”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是我们“青年、科教、文化、数据、创新”一体融合新业态发展的缩影。我们倡导与青年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青春上善好活法”,从来没有“边缘”、没有“边界”。其实,我们自己就开了一家小店。

  青春没有“边”

  小店位于北京前门,就叫“青年书店”。开张不久,吸引了一些“青春小店”的店主来谈合作。其中,大金鹅咖啡店的90后店主,带着第一次尝试咖啡拉花的年轻人,举办了一场抽象拉花活动。年轻人们互不认识,却因对咖啡的共同爱好,相聚在小店,分享着天马行空的畅想。

  2022年年底开在北京中轴线上的这家书店,也是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市东城区联合打造的“晨钟”文化工作站。100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和一群年轻人创办了《晨钟》,旧址就在附近。依托线下的青年书店,我们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一系列“可视化直播”和“青年茶座”连线活动。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喝咖啡、留影像的时尚“打卡”店,直接与全国各地一线青年建立链接,也能在百年时空穿越中,传唱着青春的旋律,就像李大钊先生曾经对《晨钟》寄望的那样,成为“青年之友”。

  2023年全国两会后,以这家小店为旗舰店的一系列中青特色线上线下互动小店(包括品牌合作店),一起成为中青报“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的一部分。

  开店之前,我走访了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和海淀区20多家“青春小店”,深受触动和震撼,一个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青春小店”,也是一个个年轻人“一起向未来”的希望。他们中间,既有不少掌握各类职业技能的青年,也有不少留学归来的大学生、研究生;既有日夜不辞辛苦的打工者,也有“日日新,苟日新”的创新者;既有曾经开店不到几个月就关张的屡败屡战者,也有初次创业就遭遇疫情的倔强坚守者……

  或许有人不把他们列为传统观念中的“主流青年”,但恰恰是亿万朝气蓬勃的“青春小店”青年,代表了烟火人间的丰富多彩、城乡发展的生机盎然、数字智能的时尚活法、文化精神的接力传承。他们构成了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他们汇聚在一起,就能够部分地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面貌。

  奋斗没有“边”

  前不久去江苏南京发现,科巷等街区的特色“青春小店”如雨后春笋。美食、文化、旅游、交友等,传统小店功能放大了数倍。这背后有当地政府强力的支持。

  南京市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基础上,推出“小店计划”,通过实施引流聚气、数字升级、降本增效、便民服务、示范引领五大行动,推动小店经济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

  小店有人气,街道有生机,城市才有活力。在成都三色路夜市、苏州双塔市集、上海田子坊、北京隆福寺……特色各异的“小店”不仅是商业聚集地,更是一道人文景观,彰显的是历史底蕴,表达的是文化基因,展现的是地域自信。它们吸引人们驻足、游玩、购物和“打卡”,让人情不自禁故地重游,而在不知不觉中,青年的就业创业也不断创造和带动新的生活消费方式。

  我们看到,00后山西姑娘郑梦婷童年意外丧失听力,后来到南京学习制作咖啡糕点,成为“当趣·无声咖啡”店的一名咖啡师。小店的收入,支撑起她在这个城市的稳定生活。上海,90后法餐主厨钟丽丽在巨鹿路摆摊,即便是路边烧烤的食材,也要精心挑选,制作标准严苛。小摊边的昏黄路灯下,食客们手捧餐盒,分享食物,蒸腾出别样的烟火气。这个只身来上海打拼的广西姑娘,给自己取英文名Fifi,寓意Fighting(奋斗)。

  有人评价,这就是靠双手努力打拼的青年模样。诚然,最困难之际,生命之顽强由最一线的年轻人创造。小店是市场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小店虽小,却极具韧性,坚如磐石,支撑着这样的年轻人踏踏实实的生活。

  据国内头部科技零售平台数据,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开特色小店数量超3万家;在福建省,仅福州市就在该平台新增近1万家小店,覆盖近700个品类。这些数据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如今,“青春小店”不仅是年轻人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也承载了新一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更多“小而美”“小而潮”“小而新”的特色小店涌现,其呈现的流动化、离散化、碎片化、弹性化,描摹出当代青年就业创业新模式——工作的时间、空间发生裂变,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推陈出新。

  今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对1242名受访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88.3%的受访青年喜欢自由度高的工作。受访青年认为,高自由度工作更考验协调整合能力、自我驱动力和规划能力。76.9%的受访青年表示,高自由度工作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有成就感。

  “小店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让我离真实生活更近了。”大金鹅咖啡店店主之一信云裳说。这对90后情侣怀揣对咖啡的高品质追求,试图打造咖啡俱乐部。许多粉丝将期待寄放在这个方寸小店,一句“拜托你们一定要开下去啊”,让他们每每念及,便充满动力。

  服务没有“边”

  两个月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说,有研究显示,城市居民一半以上的日常消费支出,都集中在社区周边1公里范围内,也就是步行15分钟的距离。全国范围内都要陆续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

  对此,中国青年报社开展相关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受访者期待所在社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其中,宜居的生态环境、便利的社会服务和浓郁的文艺生活氛围最令人期待。在多元消费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中,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好“一老一小”,面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需求,“因圈施策”成为共识。

  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店,恰恰能满足这些需求。活跃在老城区内街小巷、大型楼盘的社区小店,以“小快灵”的优势特点,把消费带到“家门口”,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而它们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最多。比如,一些店主告诉我们,自家小店需要组织化资源、数字化技能以规范、提升运营水平,同时期待更公平的营商环境和更便利的政务服务。

  相应地,“青春小店”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还需打通。一线城市的房屋租金、房东的配合程度、城管和消防等部门的指导支持等等,都成为影响“青春小店”生存的重要因素。对一些连锁型小店而言,员工的社保支出之于企业成本,仍是不小的挑战。

  面对这些“急难愁盼”,城市管理者需要兼顾居民需求和小店诉求,不仅要“因圈施策”,也要“一店一策”,精细化管理帮扶,让城市更有温度,也让城市更能留住年轻人。为了这一目标,许多城市已经展开行动。

  数字赋能进化没有“边”

  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正在影响青春小店。南京的“网红”品牌“喜姐炸串”就找到硅基智能公司合作,希望利用对方的“数字人”技术开展直播,换取流量。新技术模式中,只需将产品图片上传至平台,“数字人”便会对每一款炸串产品进行讲解,24小时在线。一名员工运营多台电脑,可同时管理多个“数字人”直播间,直接降低了聘请专业直播团队的高昂费用。

  数字经济时代,小店迫切需要流量。针对“流量困境”,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区相关负责人建议,在网络平台流量外,依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展小店评选,通过小区公示栏或其他展示渠道宣传,能提升社区居民对小店的信任感和接受度,同时,小店服务社区客户的情感也会更强烈。

  各方面都在为“青春小店”施策支招。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后,上海静安寺街道开了一家7日城市青年生活灵感便利店,通过青年文创、青年消费、青年公益等主题的快闪活动,显著带动了周边小店的消费额。静安寺街道还将把街道的青年中心作为公益店铺,让不同小店店主轮流做一周主理人,尝试新产品、新理念、新客群,并为其导流。

  调研没有“边”

  为什么从遍布城乡的“青春小店”切入,开展调查研究?这是中青报坚守“为党育人”主责主业的需要。党中央开展主题教育,对于正在“全媒体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中青报来说,就是努力提高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能力、更好引领广大青年永远跟党走的契机;是努力增进中青报与广大青年密切联系、更有效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契机。紧紧围绕“服务青年”这条生命线,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把工作重点放在最广大的普通青年身上,深入调研了解青年急难愁盼问题,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让青年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是我们的责任。

  开展主题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在青年成长成才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创业。而对“青春小店”的调研,就是中青报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政策,积极服务青年成长的举措之一。围绕青年就业创业,中青报记者几年前曾先后采访近百人,长期跟踪报道,推出“专利维权难 打击大学生创业热情”的系列报道,推动了问题解决和相关制度的健全完善。

  作为离青年最近的主流媒体,我们能不能做好青年的调查研究,关乎能不能反映真情况、真问题、提出真见解。我们必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将“关注青年、青年关注”融于调研的点点滴滴。

  某种意义上,“青春小店”也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接地气儿”的青春实践,是鲜活生动的亿万年轻人的“中国故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希望我们能紧紧围绕亿万小店背后的青年思想道德、青年婚恋、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内容,从加强新闻选题策划、青年问题研究等,与青年工作相关的部门加强联系,提高全媒体内容的报道质量。

  中青报全媒体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青年故事。通过这次“青春小店”调研,中青报不仅要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通过推动、参与、搭建与“青春小店”交流互动的平台,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还要切实践行“四力”,提高新型主流媒体的“应用创新”服务能力,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讲好青春故事、激发奋斗精神,倡导青春上善好活法。

  探索没有“边”

  5月16日,我走访了国家文化大数据的相关研发、推进机构,和相关专家探讨了“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服务亿万“青春小店”的现实路径、未来前景。那些将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赋能一个个“青春小店”的鲜活案例,让我倍感振奋。

  让越来越多的“青春小店”,成为中青报新时代的“客户端”“读者群”“创造地” “体验场”——下一步,中青报的可视化探索,将在一体化、及时化、互动化、场景化、数字化上进一步下功夫,重构更有价值和效益的“产学媒研用”一体化新文化业态产业链。在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阐释和青年化表达中,既把青年摆进去,也把自己摆进去,寻找需求共需、情感共鸣、心灵共鸣,在陪伴中提升广大青年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让主流声音真正入眼、入耳、入心。

  近年来,中青报为高质量高效能推进可视化“融媒云厨”升级,加速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步伐,提出构建“青春元宇宙”文化新业态,对关于数字技术赋能青年发展的相关议题开展调研。青年书店正在链接起一个个“青春小店”,与报社的数字藏品平台、智能化技术中台、大学生成长平台、云思政传播平台等相结合,也将“青春元宇宙”与一代代青年的奋斗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链接起来。

  今年5月19日,中青报作为中国旅游日的主要协办单位和参与策划创建媒体,将直接连线主会场,线上线下开展一场可视化的视觉文旅盛宴,发布一系列服务“青春小店”的措施。同时,位于海运仓2号的“更读青年书店”也将开业迎客,这是又一具有青年特色的线下阅读空间。报社还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更读书社合作“更小读智能书柜”,目前已在石景山区铺设了50多台。相较于图书馆的公共性,智能书柜通过数据搜集与场景分析,更聚焦于“一公里”内居民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未来,更多来自中国青年报社的内容产品和活动也将依托智能屏,为居民提供多样的文化惠民服务。

  此外,我们将联合相关单位建设“青春小店AI服务(体验版)”,为青年创业者的线上小店提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AI服务。报社30多个“可视化协同创新实验室”也将发力,结合报社可视化“融媒云厨”升级改造,帮扶更多小店和年轻人成长。

  我们做这些探索尝试,不是简单为开店而开店、为线上线下互动而互动,而是借助这些充满人间烟火的“青春小店”,搭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传播圈”,利用线上线下互动,直接提供“边缘计算”新模式的创新服务。在我们面向青年的内容和服务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两个结合”年轻化、当代化、时尚化、数字化的探索创新,既能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媒介、新方法,让青年更直观地感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也能深入人心、唤起共鸣,使他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青年化阐释和可视化传播。这正是中青报构建“青春元宇宙”文化新业态的目的所在。

  在北京前门的青年书店里,那对90后咖啡师谈及自己的小店特色时,异口同声说出两个字:“真诚”。他们真诚对待生活,真诚地开一家小店,做一杯咖啡。中青报第一批深入系列“青春小店”锻炼体验的年轻记者,也将陆续上岗,成为“青春小店”的守望者、记录者和“服务员”——在那里,我们希望直接地与青年建立面对面链接。

  这份“真诚”,这份“陪伴”,也正是今天我们对所有青年、对每个“青春小店”一以贯之的态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