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中消协调查显示农村消费环境亟须改善提升 一年内超四成农村消费者买到过假货

发布时间:2023-03-24 10:41:00来源: 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万静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

  值得注意的是,中消协还发布了《2022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8.81分。2021年此报告的满意度综合得分则为80.59分。

  这意味着,与城市消费者相比,农村消费者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农村消费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消协建议,应完善服务农村基层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在乡镇、农贸市场、集市、专业市场和有条件的村,设置消费权益服务站,实现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就地维权”。

  “三无”产品成顽疾

  留守老人真假难辨

  如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让城乡消费者同等享受消费便利?近年来,这个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消费者对当地消费环境的评价反馈,及时掌握农村消费环境的实际情况,有效反馈农村地区消费者诉求,更好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各地各部门更加重视农村消费环境建设,中消协已经连续3年组织开展农村集贸市场体验式调查工作,聚焦农村消费市场关键短板和薄弱环节。

  今年的《调查报告》,是中消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自2022年9月至11月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824个行政村,组织开展相关调查的成果。

  农村集市、集贸市场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消费场所,也是我国城乡商品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根据《调查报告》,假冒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产品、“三无”产品、价格不合理、过期产品等问题,是农村集市长期存在的“顽疾”。其中,农村居民在集市、集贸市场消费时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居首位的是“三无”产品,占比达28.9%;价格虚高、价格不实问题,占比为27.1%;掺假制假、非法添加等产品质量问题,占比为26.8%。

  值得注意的是,44.5%的农村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其中预包装类食品、烟酒、饮料等产品的问题尤其集中。

  中消协对此分析认为,农村商业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商业经营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商业设施以小商店、小超市为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产品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可能因为其价格十分低廉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此外,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商品知识和消费维权意识,对商品价格高度敏感,特别是大量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过期与否,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更令人忧虑的是,在中消协的调查中,不少农村居民反映种子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同样存在掺假售假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根据《调查报告》,农民对复合肥系列识别度不高,容易买到假的化肥。

  物流基础建设不足

  快递进村面临障碍

  在互联网时代,无法顺利办理上网服务和接入网络,会影响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出行、消费、就医、办事等。在农村地区,由于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农村消费者在办理上网服务时更有可能遭遇不便。

  《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在农村地区办理上网服务时,周边服务网点数量少或距离远,是消费者最常遇到的问题,占比达46.1%;同时,网络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复杂,很多农村消费者表示看不懂;认为办理上网服务收费太高,也是农村消费者吐槽的一大问题。

  今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人。相对于城市,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还不高。

  网络通达是实现农村与城市共享数字红利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前提。

  但中消协的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农村通信网络服务建设及配套服务的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可提升的空间仍然不小。从全国来看,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华东、华南、华中地区的农村居民对网络配套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农村居民满意度则相对较低。

  此外,物流体系基础建设不足的问题,也成为推动农村消费增长面临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农村网络购物越来越普遍,但从此次中消协对农村受访者的调查反馈来看,快递点不能到村以及售后服务缺失、服务不规范的问题较为普遍。

  有农村消费者向中消协反映:“物流周期太长,长时间收不到货物,售后又没有保障,取快递需要到统一地点去取,太远,没有配送上门的服务。”

  还有农村消费者反映:“快递不到村的问题,让领取和投寄都相对困难,本来网购是很方便的事,特别是对于没有出行能力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快递点不到村,反而又增加了困难”“提货点比较少,有时候一个乡都没有一个快递提货点。售后服务费劲,有的家电品牌在农村的售后服务点少,在网上买的家电在安装方面特别费事,有的时候需要加价才能给装”。

  根据《调查报告》,在被调查的824个村居中,明确拥有快递点的村占比为56.6%;明确没有快递点位的村居占比为34%。具体到快递点的数量上,大多设有快递点的农村,其村内快递点的平均数量是1.8个;对于没有快递点的农村,村民表示距离本村最近的快递点的平均距离在5公里以上。

  物流体系建设的不足也影响到了农村消费供给能力。中消协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商品种类少、连锁或品牌零售店数量不足这些问题,在被调查的农村消费者吐槽、不满意的比例,要比产品质量、服务问题的比例高。

  补充快递点位数量

  完善消费维权体系

  农村消费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有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农村消费环境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消协提出三方面的建议:

  首先,加快推进乡村物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尽快补充农村快递点位数量,细化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提高县级层面快递物流的配送效率。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上,鼓励引导邮政、供销、快递物流和商贸流通等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合作与竞争,共同参与建设乡镇物流快递服务站点。依托农村现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村小商店、小超市、电商服务点等便民设施,升级建设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对于道路条件和网络条件较好的村,可引入城市经验,试点建设农村地区的智能快件箱、快递自提点。

  其次,多角度发力丰富农村消费资源供给,加强商业资源调度配置并适当补贴,着重发挥相关商业连锁和供应链优势,着力发挥品牌供应链和农村电商新业态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商业的丰富性。整合乡村物流快递配送网络,鼓励日用消费品、家电、家居等连锁品牌企业下沉供应链,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共同配送等服务,增加优质产品供给;同时,充分利用“电商下乡”“数商兴农”的政策机遇,引领和规范发展农村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农产品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农村电商新业态,以技术创新驱动形成内容丰富、标准透明、服务规范的农村商业新模式。

  最后,完善服务农村基层的消费维权网络体系,在乡镇、农贸市场、集市、专业市场和有条件的村,设置消费权益服务站,实现农村消费者“就近投诉、就地维权”。同时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受众的电商平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资源,设置线上维权专区,优化在线投诉、举报、维权流程,降低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同时加大消费教育宣传力度,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进乡村工作,并根据农村居民需求特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法治日报)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