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颈椎还好吗
从28岁开始,张佳(化名)就经常头痛,痛得厉害时脖子也会僵痛。着凉或劳累时,头痛会更加严重。张佳是一名教师,平时工作很忙,曾经她觉得头痛可能是因为“累了”,“休息一下就好”,所以没太在意。这个毛病到现在已经持续了5年。疫情期间,张佳每日在家里备课、上网课,她感到头痛明显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呕吐,每次头痛发作她都要靠吃止疼药缓解。她去医院做了头部核磁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后来,她去了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李辉检查发现,在按压她颈枕部的时候,有明显疼痛,而且还有放射痛,放射痛的位置就是她头痛的位置。李辉告诉她,她患的是颈源性头痛。
头痛为什么会和颈椎有关?李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颈源性疾病的发病大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时间在电脑前埋头工作或低头看手机、夏天长时间吹空调等。传统医学认为,头颈部肌肉长期劳损,或受到风寒侵袭,就会经脉拘挛、络脉不通,这就是常说的“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颈部肌肉和筋膜由于长期受到牵拉,张力增高,产生无菌性炎症,在这种情况下,穿行于肌肉和筋膜之间的颈枕部神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机械性卡压,在炎症刺激下,就会产生疼痛。颈源性疾病的症状不只有头痛,常见的还有肩痛、手麻、头晕等。
“临床发现,颈源性疾病在年轻人中已是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年轻人会受到落枕、脖子疼、肩膀疼的困扰,而他们几乎都存在颈椎曲度变直、骨质增生的情况。”李辉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年来,颈源性疾病的发病年龄还有降低趋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李辉刚接诊了一名只有十四五岁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他因为长时间低头使用电脑和手机上网而发病,“我们在临床上看到,十几岁就患上颈椎病的孩子有很多,基本上都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看电脑或手机导致的。”李辉说。
颈椎病无法根治,只能采取相应手段针对症状进行缓解。对此,中日友好医院推拿科主任唐学章表示,针灸和推拿都有一定的效果。
唐学章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颈椎病的病因,第一是内因,伴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包括椎间盘变薄,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第二是外部因素,外伤、劳损和寒冷刺激。颈椎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而造成的劳损,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用电脑、玩手机等。寒冷刺激可引起颈部肌肉筋膜的紧张。颈椎病无论是颈肩部肌肉紧张,还是椎间盘骨质增生,都会对神经或血管形成直接压迫和刺激,神经或血管受到激惹,导致相应部位的组织受压,从而出现一系列不同的症状。比如当神经受压时,会出现上肢疼痛、手麻的症状,当椎动脉受刺激时,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偏头痛、眩晕、失眠、看东西模糊、听力下降、耳鸣等一系列症状。
唐学章说,在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推拿是最常用、效果最好、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推拿为什么可以治疗颈椎病呢?他解释说,首先,颈椎病的外在表现是肌肉紧张,推拿治疗可以疏经通络,通过手法使肌肉放松,经脉顺畅。中医常说,不通则痛,经脉通顺了,很多疼痛都会缓解。其次,推拿可以通过手法使错位的筋骨恢复到正常位置,特别是对于颈椎曲度的改变,随着年龄增加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等原因,原本向前弯曲的颈椎生理曲度慢慢变直了,甚至向后反突。通过推拿治疗,可以让颈椎恢复到正常的生理曲度,从而使经脉通顺,疼痛问题也就解决了。最后,推拿手法还可以活血化瘀,使瘀滞的血流动起来,达到使血脉运行通畅的效果。
用针灸或针刀治疗颈椎病也有不错的效果。李辉介绍说,当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可以选择传统的针灸针。针灸针可以疏通筋络,调畅气血,肌肉紧张被解除了,疼痛也得到缓解了。当筋膜紧张、变性比较严重时,则可以选择针刀进行治疗。针刀可以缓解肌肉和筋膜的紧张、痉挛,解除神经的卡压,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李辉提醒,颈源性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因而对待颈椎病需要防重于治。“日常防护做得好,就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或者延缓颈椎病的进展。”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保护颈椎,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对此,两位医生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在日常生活里要注意站姿和坐姿。站立的时候,要挺胸、收腹、提臀、收下颌,让身体保持正直。坐着的时候要注意调整坐姿。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臀部坐实,整个后背立直,颈、胸、腰保持正直,下颌微收,两腿平放,肩膀下垂。
其次,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都容易诱发颈椎病,因此每隔一小时就要活动一下,换个姿势。
再者,要进行适度的颈部运动,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可以通过做颈部操来放松颈部肌肉,练习颈部屈肌力量。
最后,要注意防寒保暖。受寒后,颈椎附近的肌肉、筋膜和血管会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的发生。因此,夏天要格外注意避免让空调直接吹到脖子,可以借助丝巾、衣领等保护脖子。冬天戴围巾时要把后枕部一起护住。
“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唐学章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