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海口舰——向深蓝梦想全速前进
【标兵风采】海口舰是我国自主研发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被誉为“中华神盾”。近年来,该舰多次接受习主席视察检阅。全舰官兵牢记嘱托写忠诚,在战风斗浪中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出色完成40余项重大任务。该舰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南中国海,波飞浪卷。迎着朝阳,海军海口舰破浪前行。
驾驶室中,操舵兵陈亚勇紧握舵盘,警惕地扫视着海面。那个舵盘,已伴着陈亚勇走过10个春秋。
联合军演、亚丁湾护航……过去的10年间,海口舰不断向深蓝挺进的航迹,成为陈亚勇脑海中永远值得铭记的强军记忆。
“回舵,把定……”一个个操作口令回响在耳畔,强军目标始终标定在前方,引领着陈亚勇和战友向着世界一流破浪远航。
“对于水手来说,目标就如灯塔一般,是引领、是希望。”在陈亚勇和战友心里,海口舰承载着无上光荣——
2012年12月8日,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视察部队就来到海口舰,与官兵一起航行,共进午餐,亲切询问水兵的日常训练、工作和生活。
那次岭南之行,习主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
几个月后,习主席郑重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时间承载着目标,铺就了一道通往梦想的阶梯。10年间,海口舰在强军目标引领下,不断实现着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
挺进深蓝——入列以来,海口舰航迹遍布美洲、非洲、亚洲,跨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累计航行48万海里;
护航深蓝——自首批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以来,海口舰已3次圆满完成护航任务,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
砺剑深蓝——海口舰先后参加多国联演和40多次重大演习演练,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海口舰的深蓝航迹,是人民海军跨越式发展的缩影。今天的“中华神盾”正在加速转型升级……
前两年的一次演练,官兵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结果,上级安排给海口舰的任务是扫海警戒。从战场主力变成扫海队员,海口舰舰空导弹区队长李卫华感觉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
曾经,“站C位”“当主角”的想法在海口舰官兵脑海中根深蒂固;如今,任务的变化一度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
“角色任务变了,打赢目标始终坚定不移。”经过自我重塑,海口舰官兵渐渐认识到,体系作战的时代已然来临,单舰、单系统已很难发挥决定性作用。海口舰重新出发,训练开始向编组作战、协同抗击、体系练兵等方面聚焦用力。
在新时代的航道上,海口舰正向着深蓝梦想全速前进。
那年,海军组织航母编队训练,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人们发现,随航母一起出镜的,还有海口舰。
从“中华神盾”到“航母带刀侍卫”,代表着海口舰职能定位的转换,也牵引着官兵思维模式的转变。
曾经,面对新型舰艇不断下水,主炮区队长李明觉得海口舰落后了。后来,李明立足战位潜心钻研,对主炮射击操作流程进行研究改进,缩短了主炮反应时间。在几次协同演练中,主炮常常在关键时刻打出制胜一击。
“如何在体系作战中依然发挥关键作用?”李卫华沉下心来,钻研如何简化作战流程、缩短反应时间,让导弹打得更快,打得更准,“在战场上,比敌人快一秒,就多一分胜算”。
面对新的使命任务,海口舰官兵不断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擘画,鲜明标定了未来我军建设的奋斗目标,指引着人民军队迈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官兵践行强军目标的脚步更加坚定。
此次出海,海口舰参加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官兵紧盯电子屏幕,迅速排兵布阵,与对手展开激烈较量。作为航母编队一员,海口舰果断出击,成功护卫了编队安全。
军港静谧,余晖遍洒。操舵兵陈亚勇驾驶银灰色战舰,在拖船的辅助下缓缓靠泊码头。“请党放心,强军有我……”海口舰广播中,激昂的歌声响彻全舰。这歌声,唱出了海口舰官兵心中的铮铮誓言。
短 评
全力以赴 务期必成
“驭中华神盾,巡万里海疆。”对海口舰官兵而言,这是时代赋予的荣光,更是时代赋予的沉甸甸的使命。
习主席深刻指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10年间,海口舰官兵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强军目标、矢志练兵备战,成长为一支听党指挥、仗剑深蓝的拳头部队。
目标昭示方向,目标凝聚力量。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担起的历史重任。全力以赴,务期必成,我们必须跑出强军加速度,在勇于变革、攻坚克难中开拓进取,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中书写强军新篇。(解放军报 周演成 彭 镡 本报记者 康子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