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区:智慧生活“新入口”
通过智能手机办理社区业务,借直播平台学习果树种植技术,通过短视频分享出海日常……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社交关系建立的数字社区,正给越来越多网友带来数字生活新体验。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变身为智慧生活的“新入口”和数字经济的又一载体。
线上线下联动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汉河社区,居民只需打开智能手机,进入智慧社区平台APP,一键呼叫,社区物业和网格员就会闻讯上门。这个网上智慧社区平台,连接整合了包括青岛市统一审批系统和“崂省事”微信平台在内的全区23个部门单位30余项共享资源,能为居民一站式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等10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
这种线上平台与线下社区充分联动的数字社区,是众多数字社区形态的一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提出,数字社区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打造高互动的数字生活场景,从而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融合的新型互联网社区。
除了公共服务部门主导的数字社区建设,互联网企业和平台也在不断优化数字社区。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搭建的餐饮服务类数字社区,帮助老牌餐饮企业、实体店通过“入驻”网络平台接入数字社区,吸引网上用户到店消费、线上网购,也让更多用户了解周边餐饮服务商家信息,交流消费购物体验,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哔哩哔哩网站通过搭建兴趣爱好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动漫二次创作等平台,吸引年轻人创作视频内容,形成同类兴趣爱好者的“集散地”,打造富有年轻人特色的数字社区。不同互联网平台基于各自定位和目标用户特色,在数字社区的细分领域不断“耕耘”。数字社区依托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购物消费、惠民缴费、居家生活、交通出行等各类数字场景。
让更多人受益
苹果树剪枝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如何科学安排苹果树打药?江苏徐州果农陈厚武总会在直播中细心回答网友的疑问。通过在直播社交平台上传授苹果树种植经验,陈厚武已积累了60多万粉丝,是社交网络上的苹果种植“达人”。通过收看他的直播,远在甘肃农村的留守妇女杨文卓开始尝试种苹果,3年间,她的年收入从3000元一路增长到4万元。而这只是陈厚武帮助成百上千农民种植果树的一个缩影。
通过直播平台,天南地北的农民在“云端”聚集,一起学习种植技术;短视频平台上,外卖小哥、货车司机、远洋海员等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找到自己的网上“同事”,分享各自工作生活的喜怒哀乐;通过短视频记录生活和直播带货,“北漂”家庭主妇为其他“宝妈”粉丝挑选生活用品,搭建粉丝的网上“小卖部”,既增加自己收入,也为粉丝提供优惠购买渠道……依托丰富的直播、短视频等社交网络平台,广大网友正在超越物理空间的“社区”概念,构筑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生活场景。
“数字社区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图文和语音转向以短视频、直播等为主,交互更实时、场景更丰富等特点,催生了消费、生产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介绍,数字社区不断扩展、丰富人们的交流互动空间与生活生产消费方式,由此孵化、催生的大量技术场景可以赋能到实体产业。
“随着数字社区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越来越多的商业行为将在数字社区中进行,不断壮大数字社区的产业链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创新发展部副主任张倩认为,电商利用“视频+直播”的强互动、快反馈特征,与消费者建立并积累信任关系。基于这种信任关系,数字社区将有机会成为一个更大、更丰富、消费形态更多的市场。
构筑社区数字生活新图景
政府相关部门对数字社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2022年5月,民政部等9部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构筑社区数字生活新图景”“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打造多端联动、多方互动、智慧共享的数字社区生活”等具体指导意见。
政府与企业采取多项举措,持续推动数字社区发展,并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作用。以“助农主播”为例,短视频平台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项目在全国发掘和扶持超过100名乡村创业者,通过数字社区模式累计带动1万多户百姓增收。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日前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线下活动、培训指导、线上规模化运营、专项传播等多项持续性举措,培养数字乡村新主播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普惠数字社区为就业、创业和新职业发展开辟新空间,是新个体、新职业、微经济的承载地,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社区建设应相辅相成。
“随着数字社区相关行业的定制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原来无法被满足的个性化需求会被集中开发成新的服务;市场响应速度更快,供给端的产品会更快得到消费端的反馈;市场中经营种类将会更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整体而言,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改变,数字社区有望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张倩说。
高 乔
高 乔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