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房车营地站上风口,“起飞”还需跨过几道坎?

发布时间:2022-11-09 14:51:00来源: 新京报

  随着秋冬季来临,云南、海南等地延续了房车旅游热度。近日,位于昆明的云南横无际涯旭日东升房车露营地宣告对外开放,未来还将继续建设二、三期工程,成为集合休闲旅游、房车保养、维护改装等功能的综合型房车营地。随着房车旅游热度渐长,房车营地的建设也亟待跟进。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国内真正面对消费者开放且具备一定水电设施的营地不足500个。如何加强营地建设和服务,让房车真正实现“四海为家”,成为房车旅游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营地分布不够合理,影响游客线路规划

  房车需要补水补电,营地和水电桩成为绕不开的问题。如果房车缺少营地和水电桩补给,意味着需要携带大容量的电池和储水设备,不仅提升车辆吨位,也会大幅增加能耗。作为房车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国内房车营地的发展仍需继续推动,相关管理也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据上汽房车生活家营地业务负责人冯山介绍,当前国内房车营地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房车度假营地综合体,也称之为“综合类营地”,此类营地自成景区,数量极少,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投资金额高,回报周期长。第二类是房车主题酒店营地,多为以房车或露营为主题的住宿单元,房车补给营位少,数量较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服务于自行式房车的营地,更偏重酒店形式。第三类是汽车营地,以自驾营地居多,但能为房车提供补给的营位很少,更趋向综合停车场类型。

  与此同时,冯山也指出,当前国内营地分布不合理,影响了游客的旅游线路规划。

  根据国内房车销售数据,华东地区始终为房车主要销售市场。今年上半年,华东地区以2199辆的销售数据领跑全国。不过,房车旅游的主要目的地集中于西南、西北等与华东等距离遥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房车营地建设能否满足需求,仍需打上问号。

  《2020中国房车市场白皮书》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国内露营地总数为1063个,其中,真正面对消费者开放且具备一定水电设施的营地不足500个。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标准化的房车营地数量不超过200个。从分布来看,2020年时,露营地大多集中在华东地区,其次为华北、西南地区。

  此外,当前房车营地还存在营地服务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够等问题。“现有房车营地大多营位的功能设计、营地服务内容缺乏规范,甚至很多营地的营位在设计之初,对遮阳棚打开范围等都没进行考虑,变成了大一点的停车位,失去了营地应有的功能性。”冯山表示,“经常会有车一停、钱一收就无人问津的情况,并未意识到营地就是没有房顶的酒店,各项人员的服务均要跟上。”

  房车营地盈利能力仍待提高

  另一方面,国内房车营地盈利能力也亟待提高。路程网×房车行的创始人丁宏波曾公开表示,房车露营地经营状况不容乐观,60%房车露营地处于关闭或转型的状态。市场上存活下来且经营状况良好的房车营地主要为大型品牌连锁营地,主要业务模式是接待自驾游露营。

  据了解,当前房车营地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在3年到7年,大型综合类营地投资重、回报慢。

  房车生活家总经理杨松柏表示:“经历买地、投资建设再运营等一系列环节后,单纯的房车营地其实很难挣到钱,只能通过与露营或其他产业结合来实现盈利。这也是为什么房地产业愿意去投资的原因,主要目的是圈地。”

  在此背景下,“大而全”的房车营地略显“失宠”,“小而美”且综合服务良好的营地成为投资热点。据《2020中国房车市场白皮书》,2020年有一大批小微营地投入使用,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水电补给等基础服务方面,房车营地也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以挖掘新的盈利点。

  “多样化的碎片产品以及活动内容才是营地的主要营收点,未来‘营地+’的概念会持续增强,碎片化产品和‘A+B+C’的多元化产品组合会成为主流。”冯山表示,“受疫情影响,出境游受限,旅行需求转向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小范围或私密性的旅行更被大众接受。未来几年‘小而美’的营地一定会崛起,营地将会迎来红利期。”据介绍,南京大塘金山野营地和武汉径河公园湖畔营地已成为集合露营、餐饮休闲等多项功能的综合休闲目的地。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房车营地的建设也在不断推动。2021年1月,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发布《首批5C、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名单的公告》,全国共有6家营地入选5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9家营地入选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国内仍需要完善房车营地建设,整个过程需要政府来主导和推动,进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近两年,房车行业的成长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从业者也越来越多,再往后十年、二十年,一定是一个风口。”杨松柏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郑艺佳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