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92岁老作家乐拓追忆“三千孤儿入内蒙”往事

发布时间:2022-10-21 16:1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 题:92岁老作家乐拓追忆“三千孤儿入内蒙”往事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今年9月,描写“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在全国放映,关于“国家的孩子”的感人故事令观众们流泪。

  20世纪80年代,曾深入采访“三千孤儿入内蒙”感人事迹,并写出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三千孤儿出塞外》的乐拓(原名王念临)日前表示,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草原“额吉”(额吉,蒙语,意为母亲)和孩子们的故事依旧代代传唱。

  乐拓的儿子王大方告诉记者,父亲已92岁,退休前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工作,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包头文联原副主席。

  “阿拉是上海蒙古人”

  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此后,内蒙古自治区将三千多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牧民们收养,这些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谈起“国家的孩子”,乐拓无比兴奋。他说,自己已结交了几十位这样的朋友,他们有的含蓄、内向,不愿轻易暴露身份;有的开朗、明快,幽默地说“阿拉是上海蒙古人”;有的在履历表上民族一栏填蒙古族,籍贯却写着上海。

  “扎根在内蒙古,老根在上海。”乐拓说,虽然他们中许多人不会讲上海话,但只要提起上海,他们就会动情,怀念之心油然而生。

  许多“国家的孩子”对乐拓说:“我是不会在上海住的,但是有一天我要去上海看看。”

  最初孩子们并没有进入牧区

  这些来自上海等地的孩子们一批一批移入内蒙古之后,最初他们是如何生活的呢?

  乐拓介绍,许多资料都显示,最初这些孩子并没有进入牧区,而是被收留在城中心大医院里,经过严格的体检、治疗,基本恢复健康后,再送进早已安排好的育儿园。

  “待把他们养胖了,养壮了,逐渐适应了内蒙古气候,习惯了饮食、水土,然后才派专车专人,送他们到草原,送进蒙古包,找到他们的蒙古草原额吉。”

  乐拓回忆说,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内蒙古地区的医生、护士、保育员夜以继日工作;为了孩子,各地卫生、粮食、畜牧等部门纷纷贡献出最精致、最稀缺的食品。

  采访“三千孤儿”

  乐拓第一次去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草原深处采访“三千孤儿”时,就碰到了蒙古族额吉张凤仙,她是镶黄旗卫生院的一名保育员。

  乐拓介绍,当时这些孤儿来到草原上,小一些的孩子都被人领养走了,剩下6个较大的孩子没人敢要。他们中最大的6岁,已经会“阿拉,阿拉”地说上海话了,有人怕把他们养大后不叫额吉。

  张凤仙的丈夫仁钦·道尔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骑兵连长,中共党员,性格开朗。当张凤仙提出收养这6个孩子时,他吓了一跳。“6个孩子,半个战斗班呀,要吃多少羊肉?”但夫妻俩很快统一了意见,把6个孩子领回了家。

  当时这6个孩子确实给这对蒙古族夫妻增加了困难,仁钦·道尔基开始打猎、砸羊骨头给孩子增补营养。

  6个孩子的奇迹

  乐拓回忆,张凤仙常年给孩子补衣、做鞋,腰都累弯了。但即便在艰苦的岁月里,她依然按着孩子的入学年龄送他们去上学。

  “十几年后,这位草原母亲创造了奇迹!”

  乐拓说,6个孩子中,2个考上了重点大学,老大巴特尔考上了南京气象学院,小妹高娃考上了南开大学英语系,另两个男孩参军入伍,在部队晋升为军官;另两位留在草原,也当了干部。

  可是,张凤仙却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

  张凤仙临终前,6个孩子一刻不离守候在她身边,她叫着每个孩子的名字,为他们祝福。

  小女儿高娃问她:“额吉,你现在最想什么?”她说:“我要回草原去。”说完,安详而去。(完)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