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产品创新提速、使用场景拓宽 数字人民币试点扩面增量

发布时间:2022-09-06 10:16:00来源: 经济日报

  数字人民币低碳卡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购燃气……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集中展示了数字人民币丰富多彩的创新成果。

  “我在现场申请了低碳卡。听说今后还能用来骑车、坐公交和地铁,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特别实用。”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黄女士近日在首钢园区的数字人民币大道体验了各种数字人民币软硬件产品,并现场办理了一张数字人民币低碳卡。这张低碳卡是中国银行联合美团在服贸会首钢园区发布的、首款面向大众流通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产品。据工作人员介绍,低碳卡能够用于线上线下“衣食住行”各类消费场景。消费者可通过数字人民币APP对低碳卡进行充值管理等操作,在各类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线下消费场景用低碳卡进行“碰一碰”支付。同时,消费者在美团APP通过“贴一贴”激活和绑定低碳卡硬件钱包后,可在美团骑车、点餐、买菜等场景中用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免密支付,实现线上线下便捷支付。

  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也在拓宽,这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工商银行智能燃气表场景体验区,首款与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深度融合的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亮相。消费者可通过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内搭载的硬件钱包完成数字人民币购气全流程,有助于解决传统燃气购气场景中存在的流程复杂、渠道单一等问题。未来,用户可通过“数字人民币APP”等渠道对智能燃气表内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进行管理,依托智能合约、随用随充等功能,实现燃气表自动购气、用户无感支付流程。此外,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内搭载的符合国密要求的SE安全芯片,更为用户打造了安全、可靠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环境。

  在“硬件钱包”体验站,工行还展出了标准IC卡、智能手表、数字工牌、智慧学生证、电子老年证、超级SIM卡等10余款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产品,通过“碰一碰”方式快速实现付款,提升客户的消费体验。此外,硬件钱包融合产品可在支持数字人民币功能的基础上附加门禁、电子围栏、运动健康等功能,满足一卡多应用、一设备多场景的客户使用需求。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工行已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了硬件钱包的试点和推广发行。

  近期,数字人民币试点新进展不少。兴业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于日前上线,这是今年3月兴业银行成为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后的重要进展。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以数字人民币钱包上线为契机,打造更多特色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扩面增量,为实体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数字人民币服务,努力建设成为市场领先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

  产品创新提速、使用场景拓宽,数字人民币试点正稳步推进。截至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大约2.64亿笔,金额大约830亿元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

  看到这些新进展,大家更关心的是数字人民币接下来如何发展?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将搭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是目前数字人民币最突出的创新之一。“智能合约在支撑数字经济降本提效、促进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穆长春表示,在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中,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交易各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作为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在建立支撑智能合约应用的生态方面有较大优势。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应用场景比较广泛,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履约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目前,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已经在政府补贴、零售营销、预付资金管理等领域成功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中,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功能也多种多样。比如,在预付费消费等预付资金管理领域,智能合约可以有效防范资金挪用,实现透明管理,兼顾现有商业模式,保障各方利益。在财政补贴、科研经费等定向支付领域,智能合约能够监测支付用途,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归集、智能分账等资金结算领域,智能合约能解决支付交易处理的合规问题,提高资金处理的准确性与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处理的差错和风险。在消费红包、智能缴费等营销与零售领域,智能合约能够降低实施成本,保障用户权利,提升客户体验。在内外贸易领域,可以提供“签约+履约”的闭环解决方案,提高合同执行约束力,实现资金流与信息流的同步,降低结算和合规成本。穆长春表示,随着底层平台和相关制度安排的逐步完善,将在更大范围内加速落地。将与市场机构一起加快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的建设,发挥产业各方合力,完善相关业务规范和标准体系,并建立合规性审核机制,与相关部门研究司法衔接安排。

  陈果静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