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共生 数字新未来
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媒体、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潮涌中国,逐梦未来。
实践与探索碰撞火花,数字化正在深度改变当下的生产生活,新业态、新理念、新模式层出不穷。各行各业都在为建设数字中国,构筑竞争新优势而积聚力量。
8月16日至18日,以“虚实共生 数字新未来”为主题的2022智能视听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大会系列论坛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智能视听。
大会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山东省人民政府指导,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委网信办、人民网主办,青岛高新区管委、人民视听公司承办。
数字文化 活力新赛道
数字中国建设中,文化产业数字化迫在眉睫,智能视听是重要一环,也是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赛道。
大会发布的《2022年智能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援引相关数据指出:在基础设施和先进技术发展方面,过去一年5G等新基建的发展为智能视听的移动化、场景化奠定了更好的基础,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建成开通5G基站170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和92%的乡镇镇区;在终端方面,智能音箱今年以来出货量和销售额均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智能健身镜、汽车智能座舱系统等终端品类崛起。
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认为,智能视听不仅是人类的智能视听,同时也是机器的智能视听。智能视听实际上是连接虚实两个世界的重要接口,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多位嘉宾提出,要借助智能视听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受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让正能量、好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新浪微博总编辑陈丽娜表示,在信息化时代,智能视听和网络内容传播相辅相成,微博利用智能视听优势,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在网络传播表达方式上持续创新,做好正能量声音的放大器。
智能视听领域发展依赖科技突破,也离不开创新表达。腾讯新闻总编辑李天亮表示,人民视频与腾讯新闻联手推出的正能量品牌IP“亿缕阳光”,聚焦用户日常生活细节内容,通过视频创作和传播,聚合正能量主题,捕捉治愈瞬间,紧扣时事热点,延伸传统美德,传播主流价值,引发众多用户共鸣共情,形成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数字化也改变了影视业发展轨迹,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在8月18日下午的影视剧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众多业界嘉宾围绕影视业高质量发展踊跃发言。电影导演、制片人江平认为,先进技术发展是提升电影工业完成度的强力支撑,可以促进影视产业提质增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目前正在探索以区块链技术赋能电视剧生产,实现产业的迭代升级。
虚实融合 探索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片“新蓝海”,承载着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认为,未来只有基于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才能构建可信的元宇宙环境。未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和企业在发展元宇宙产业时,都可以利用基于区块链服务网络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来搭建应用和系统。
在8月16日下午举行的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深度探讨如何推动元宇宙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生活和治理数字化转型。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郑庆华认为,元宇宙不仅影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对人类的思维模式、教育模式也将产生革命性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武围绕“元宇宙与数字藏品”进行了分析,认为应及时发掘数字藏品创新价值,并对数字藏品行业进行引导和规范。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子忠预测,未来将会建立机器人社交,“虚实共生”会在社交业态上带来很多变化,推动整个产业进一步发展。
海尔卡奥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海琴认为,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量,虚实协同又各自进化,是未来工业数字化的一个方向。上海智能制造基金董事长魏锋认为,元宇宙技术和应用的迭代是需要周期的,创新的单点不断突破,连点成线,逐步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
《报告》指出,业内对元宇宙的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基本认识,但相关探索还处于起步期,尚未找到成熟的应用形态,要形成高质量跃升式发展仍然需要长期蓄力过程,同时泡沫化和市场起伏可能也难以避免。
《报告》还显示,虚拟人由早期的圈层化、概念化阶段迈入多元应用的新阶段,虚拟偶像、虚拟主播、虚拟代言人等多种身份越来越丰富。大会现场,人民视频联合行业头部生态伙伴正式发布了“数字人+”元宇宙平台、视频内容众包众创平台、人民视频APP3.0版、人民视频飒直播等四款智能视听融媒产品,探索智能视听领域的新场景、新生态。
融媒技术 构建新生态
在本届大会上,人民网与中国电信推出首个联合共建的国家级融媒云平台—“人民融媒云”(yun.people.cn),依托于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网建设的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生态、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内容生产、信息传播等泛文化领域提供国家级党媒资源、自主可控的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的专属定制,为中央及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业及高校等提供国资云护航,一站式服务的国家级行业云。
视听科技丰富媒体业务形态,助力智媒体发展。内容科技不仅成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成为建设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重要手段和实现路径。华为云副总裁、媒体服务产品部总裁吕阳明提出,在虚实融合的新时代,媒体基础设施需要在算力、网络、技术等方面进行革新。
2021年12月,人民网联合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发起“红色云展厅”进校园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000多所大中小校参与活动,覆盖1600多万名学生和56多万名党员、2.4万基层党组织。
在“红色云展厅”进校园研讨会上,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介绍,“红色云展厅”将红色文化资源上云,全国共享,通过红色资源融入旅游发展,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大大提升了红色文化感染力。通过5G云技术,将百家红色场馆的党建党史四史教育内容数字化,让革命文物动起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瑜明介绍,“红色云展厅”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探索四史教育常态化的重要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依托“红色云展厅”展开专业教学,真正承担起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成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红云—初心故事与精神基因》在论坛现场正式发布。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认为,“红色云展厅”进校园,不仅是传承红色记忆的精彩创意、讲述红色故事的融媒探索、深化红色传播的网书联动,更是弘扬红色精神的教育实践。
在2022智能视听大会的智能视听科技体验展现场,“红色云展厅”线上VR展厅运用智能硬件技术、720度VR场景再现“红色足迹”,在软硬件交互系统的帮助下,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有代表性的红色场馆。
跨界融合 孵化新业态
作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和场景标配,智能视听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牵引、驱动和支撑作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数字化风口,如何更好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的时代之问。
随着智能视听服务支撑能力的提升,智能视听更加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全面嵌入生产、生活、生态场景,呈现多元丰富的业态。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青岛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耿涛表示,青岛将支持企业、高校开展视听场景创新应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智能视听等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青岛高新区正值成立30周年之际。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城阳区委副书记李天传在大会现场正式发布了青岛高新区振兴实体经济的“5+1”政策,以进一步鼓励创新、鼓励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此外,《报告》显示,智能“大视听”正迈向产业链扩展,覆盖全场景服务。智能应用不断跨行业拓展产业边界,从关联性最为直接的内容、文旅、文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延展到与实体经济结合更为紧密的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群落。各视听业态之间进一步融合,形成新的格局。
未来已来,心中有“数”。用创新引领数字技术进步,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让数字之光照亮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