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
科技日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操秀英)记者8月16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迈出试生产关键一步。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以下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即小丝束。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降低成本,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且具有耐腐蚀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技术壁垒较高,迄今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上海石化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等,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万涛在中交仪式上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原丝及碳纤维的单线产能,有力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改善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