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社北京7月6日电 题: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社记者 李纯
“当时是给意大利的一个学生讲《易筋经》,一开始就要讲‘运气’‘气沉丹田’,他就一直问我这个‘气’是什么意思,”谈及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经历,史欣莹回忆说,“我就跟他讲,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气’是人身体中的一种动力,他好像明白了一点点。”
史欣莹是泰州市中医院针灸科的副主任中医师,两个月后,她将与同事们前往马耳他,开展中医医疗援助。目前,医疗队正在南京接受培训,除了学习涉外礼仪、了解当地情况,一项重要的培训课程就是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医药文化。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与影响力持续提升,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加深海外对中医药的认识与理解,将有助于中医药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在近期于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展开研讨,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国际认可有助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
今年2月28日至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专家会议。专家评估指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安全、有效,建议各成员国进行借鉴和推广。这一评估结果表明,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在当前新发传染性疾病防治及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这也是中医药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际认可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建成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和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
此外,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29个成员国为中医药的规范使用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还有20个成员国将针灸等中医药诊疗纳入本国医疗保障体系。有观点认为,中医药具有广阔的海外发展前景,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认可将有助于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中医药不仅是生存哲学,也是文化符号。”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认为,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传承发展了2000多年,在当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足见其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中医药作为防治疾病、守护健康的方法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更易于被普通民众感知和认可。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切忌自话自说
与此同时,中医药的海外传播也面临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医药服务机构规模小且单一、缺乏足够合法化路径等问题,仍需寻求突破之道。
比如,在史欣莹看来,中国人熟知的“上火”就很难用英语讲清。参加论坛的媒体人凌朔则表示,在东南亚能够讲清什么是“上火”,却说不通中医的“寒”,因为当地人很少有“体寒”这种概念。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吕大鹏认为,国际化传播一定会遇到文化差异,应当根据不同的文化分区探索相应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方式,结合目标受众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展示中医药的效果。
“中医药是中国的优秀文化,怎么把这个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提炼出来,是当下最关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认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切忌自话自说,要找到中医药文化与国外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共情性,以此搭建沟通传播的桥梁。
内部认同是对外推广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与会嘉宾在讨论中医药如何“走出去”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中国人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医药的国际品牌传播需要从中国人的内部认同开始。”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指出,中医药文化不仅面临国际传播问题,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这是中医药对外推广的一个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主讲老师郭继承认为,推广中医药文化面临的挑战,首先便是人们习惯用西医的理论框架来认知、评价中医。从国家层面,按照中医自身规律和特点制定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培养人才方案,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
他还指出,中医药文化的世界推广需要固本培元、中西兼通。固本培元意味着中国首先要重视、发展中医,这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中西兼通则是指医者、传播者、推广者不仅要展现中医药的良好疗效,也要说“别人听得懂的话”,让世界人民认可中医理论。(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