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峡谷种出致富“蓝精灵” 老区幸福生活“抿抿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巴山峡谷种出致富“蓝精灵” 老区幸福生活“抿抿甜”
中新网达州6月2日电 题:巴山峡谷种出致富“蓝精灵” 老区幸福生活“抿抿甜”
记者 贺劭清 张浪
“这儿漫山遍野都是‘蓝精灵’,吃在嘴里‘抿抿甜’(四川方言“甜蜜”),就和我们的生活一样。”2日清晨,四川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村民胡开梅在蓝莓果园里用剪刀修剪蓝莓树枝。在她身后,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莓树挂满小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胡开梅所在的蓝莓果园位于川陕革命老区的重要区域达州市宣汉县。在当地,这片占地约6000余亩的果园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川东第一蓝莓谷”。每逢蓝莓收获季节,这里除了加工蓝莓果干、蓝莓果酱、蓝莓饮料、蓝莓酒等特色食品,还会吸引大量采摘蓝莓的游客。
年过七旬的胡开梅用“又甜又香又挣钱”来形容这些来自大自然的蓝色馈赠。“上年龄了出去打工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胡开梅说,她最喜欢在收获季看缀满枝头的饱满蓝莓果实,以及结伴上山的游客,热闹场景让忙碌了一年的自己特别有获得感。
虽然“川东第一蓝莓谷”已小有名气,但实际上宣汉县自2015年才开始在脱贫攻坚的时代机遇下,探索以“支部+公司(专合社)+农户(贫困户)”“1+N”的产业高低搭配、乡村旅游开发等多边组合的模式,尝试大规模的蓝莓种植。
蓝莓谷技术专员彭昌盛介绍,秦巴山深处的大田村年平均气温16.8℃,年均日照1488小时,缓坡地势多,十分适宜蓝莓产业发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蓝莓种植需要酸性土壤,只有通过科技的力量为当地土壤进行改良,才能种出又大又甜的“蓝精灵”。
来到大田村的前三年,彭昌盛差不多跑遍了村里每一户愿意种植蓝莓的人家,为大家普及现代蓝莓种植知识,纠偏种植过程中的失误。“你只要在不同的月份做好应该做的事,注重每个细节,就是最好的技术。”彭昌盛说,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园区结出了第一批“蓝精灵”,宣汉蓝莓开始远销全国各地。最近每天都有3吨以上的蓝莓从大田村运往重庆、陕西等地。
经过近7年的培育,宣汉县的蓝莓产业已初具规模。蓝莓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何进一步助农增收,让老区民众腰包鼓起来,成为当地思考的课题。目前宣汉县正在现有种植蓝莓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基地种植、观光采摘、农旅融合为一体,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万亩蓝莓产业示范区。
“曾经很多年轻人出去闯荡,就不愿意再回到我们大山沟,但这两年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村里,围绕巴山峡谷的‘蓝精灵’发展相关产业。”大田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王明感叹,借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大田村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越来越多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相信随着更多年轻创业者的加入,老区民众的生活将更甜蜜。(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