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种养大王”走向东盟的“蚝情壮志”
【解说】60多岁的郑宏明外表精干,皮肤呈古铜色,配上一头蓬松小卷的“刺猬”发型,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中国大蚝之乡”广西钦州的“科技种养大王”,从事生蚝养殖近40年。在过去近40年里,他承包蚝场,又承包滩涂、海域,从改用水泥柱养殖替代传统投石养殖,到如今当地普及的用水泥串在浮筏吊养的模式,他总能开行业之先,推动了钦州乃至整个广西北部湾养蚝产业的发展。
【解说】在钦州湾龙门港外海,一个蓝黑色的新型蚝排在清一色的竹木制蚝排中一枝独秀,这是郑宏明的又一次创新。
【同期】大蚝养殖户 郑宏明
因为2014年威马逊台风,把我那蚝排全部打掉,损失了一千多万,一夜之间回到旧社会了。
【解说】郑宏明介绍,这种采用高密度PE材料制作的蚝排可以有效抵御海上风浪,降低台风危害,助力生蚝养殖走向深海。
【同期】大蚝养殖户 郑宏明
因为我们做过实验,电脑模拟,已经经过那些专家做过实验,实际上真的要经历过大风才知道。如果是竹木的蚝排,最多用三年,多的五年,要全部报废了,这个二十年都没问题。
【解说】近年来,钦州大蚝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形成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当地加工生产的原汁蚝油、蚝豉系列产品畅销粤港澳地区。生蚝养殖的发展同时促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钦州沿海一带居民的主要增收产业。
【解说】当地官方介绍,钦州是中国大蚝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种苗主要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以及越南。2021年钦州市大蚝养殖面积15万亩,产量29.7万吨,年产蚝苗达1.3亿支(串),大蚝苗种及养殖产值突破30亿元人民币。
【解说】郑宏明表示,希望把大蚝养殖事业扩展到东盟国家。钦州大蚝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不断创新技术,走向深海,走出国门。
(翟李强 莫怡瑶 广西钦州报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