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国内

金市火热 有银行多款金条产品售罄

发布时间:2022-03-02 14:15:00来源: 广州日报

  金店表示加大投放量满足市场需求 专家支招怎么辨别黄金真假

  “近期,我们公司接待了不少购入/回收大克重黄金的客户,如近日,该回收门店接待了一个客户单笔回收量高达15千克,回款总共560多万元。”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总监宋蒋圳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期市场上投资避险情绪走高,黄金备受投资者关注,金价也达到较高水平。昨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多家金店、银行发现,黄金产品很畅销。“2月25日,我们店最大一笔的投资金条交易为2千克,销售额为80.54万元。”广州东百业务部经理戴崇业透露。昨日,记者从广州地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的APP上观察到,多款金条产品显示“已售罄”。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王楚涵

  市场:投资金条热销 黄金企业加大投放量

  “目前市民对黄金的关注度很高,整个市场都活跃起来了。”广东黄金东风东路店总经理朱志刚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近期前来买黄金的投资者不少,主要以小克重居多,“当然,前来出售黄金的市民也不少,人数比平时多了近20%。”

  戴崇业透露,大大小小的投资金条还是保持热销的状态,其10克、50克的东百投资金条和美泰乐投资金条的50克、100克、1000克有现货,其他中、大规格的投资金条陆续到货中。

  广州地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堂经理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黄金销售火热,金条涨价很快,1个月时间,从380元/克涨至约400元/克。记者从该行APP上观察到,多款金条产品显示“已售罄”。“尽量早上去买,卖完就没有了。”该理财经理提醒。

  记者关注到,由于国际贵金属市场涨跌幅度较大,自去年以来,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调整乃至关停贵金属相关的投资业务。“目前我行的实物黄金业务仍未开通,暂未接到开通的通知。”广州地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提到,银行收紧贵金属和外汇业务主要是为了规避风险,一方面是从审慎经营角度出发,另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监管要求。

  采访中,多家黄金销售公司均表示,希望销售量越多越好。朱志刚坦言,他们敞开向市场售卖黄金,不会控制其投放量,只不过现在黄金的上货时间会比往常慢些,“目前黄金的周期是5个工作日,相比之前3个工作日,慢了两个工作日。这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其中深圳占全国加工黄金的市场份额高达7成以上。”

  戴崇业表示,他们只会加大投放量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包括尽快让各种规格补齐补足货源。

  宋蒋圳透露,其公司每年都会定下各季度的销售及回收目标,受今年年初在国际紧张局势影响下,老百姓避险情绪高涨,黄金金条需求从该公司一季度的销售数据来看是比较旺盛的,因此也提前完成了他们阶段性目标。

  数据:去年我国黄金消费量1120.9吨 金饰消费占逾六成

  全国黄金供应与销量情况如何?据中国黄金协会官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120.90吨,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36.53%,较2019年同期增长11.78%。其中:黄金首饰711.29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44.99%,较2019年同期增长5.18%;金条及金币312.86吨,较2020年同期增长26.87%,较2019年同期增长38.56%。而2021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28.98吨,若加上这部分进口原料产金,全国共生产黄金443.56吨,同比下降7.50%。

  “从数据上看,消费量大增,而生产量减少,应是供不应求,但实际上黄金不仅有售出,更有回收作为动态的业务闭环,所以供求两者是可以保持平衡的。”宋蒋圳表示,市场所说的黄金售罄应是部分品牌受时事热点及部分门店储量较少所形成的特殊情况。毕竟国内仅2019年年底探明的黄金资源储量就近15000吨了,说明储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支招:怎么看黄金成色以防被骗

  老百姓应该怎么看黄金成色以防被骗呢?

  宋蒋圳表示,首先第一点,看价格。黄金自身价值高昂,一旦黄金商品售价低于黄金原材料实时价格(可从上海黄金交易所查询得知),基本就可以定性为假货了,也就是存在虚报商品属性或者成色的情况;第二点,去正规店铺,不要一味追求热门爆款款式,这样可以更大概率避免买到假金;第三点,看金条/金饰其上的标识,还有正规机构出具的证书说明,比如Au99及以上是足金、Au750是18K金,以此类推;第四点,听声音,因为黄金相对于其他金属较软,所以撞击时的声音是沉闷的,类似于“啪塔”而非“叮铃”,如果买到的黄金撞击时发出的声音是清脆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后,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找具有专业检测仪器的金店对黄金做个检测。

  广东金矿投资集团黄金分析师陈志豪建议,市民朋友到大型品牌店与银行售点购买并保存好票据与发票,而票据上通常都会注明成色。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