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三年 目标却不是金牌——走近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生
苦练三年踏上冬奥雪道,他们的目标却不是金牌
——走近北京冬奥会滑雪医生
◎本报记者 何 亮 实习记者 陈可轩
46秒,后仰摔倒的运动员还没能自己站起来,李振华和马鹏程已经赶到了现场。赛事直播还没来得及播一次慢动作回放。
橙色外套,印着醒目的红十字,被誉为“雪上柳叶刀”的“滑雪医生”是雪场上的另一道“风景”。他们分秒必争,使命必达,作为最了解潜在伤病风险的医务工作者,却多年接受滑雪训练,只为守护他人的生命健康。
别担心,我们来了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比赛中,安道尔运动员埃丝特韦斯摔倒受伤,云顶滑雪公园的滑雪医生们随即上演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现场救援,全程流畅、安全,没有二次损伤。
按照要求,无论是蘑菇道、U型槽,还是坡面障碍、跳台,凡有运动员受伤的地方,滑雪医生都须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10分钟内将伤员转移出赛道。
“虽然这名运动员一开始自己能起地,但她很难自己走下去。”李振华和马鹏程在第一时间进行简易处置后,汇报现场情况,将伤员固定在救援船上,转移至运动员医疗站交接区。
在模拟救援训练中,滑雪医生通常专注于练习技术、争夺时间、明确诊疗规范等,而到了真实的冬奥会赛场,面对的多是满怀梦想却意外受伤的运动员,尤其是不得不转运离场的那一刻,“心态崩了”的伤员除了需要救治,还需要安慰。“当时感觉她挺艰难的,可能是比赛没能完成,受了伤又疼吧,我们要尽量安抚她的情绪。”李振华说。
护佑生命,有我在
滑雪医生每天要在平均气温-10℃的雪场里站3—4个小时,如果身体冻僵了会影响滑行和救援。为此,他们要穿七八层衣服,把自己“裹得很臃肿”。
不光如此,为了做好防疫保护,滑雪医生即使在滑行中也要佩戴好口罩。口罩的上沿要压在雪镜里,哈气会顺着上沿上溢,风一吹,雪镜就变成了“冰壳子”,能见度大打折扣。李振华和队友们想了个办法:每天用胶布和凡士林密闭口罩,再勒紧雪镜狠狠压住,尽可能防止雪镜起雾。
而比衣服更厚重的,是救援包。每个背包至少10公斤重,固定不好就会在滑行中拽来拽去。在救援包里,滑雪医生们会特意给一些药品贴上“暖宝宝”,避免它们在赛场的低温环境中失效或者结冰。
做好这些准备,滑雪医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在比赛进行中,他们不能随意走动,因为在运动员高速移动的视线中,要避免出现移动的物体,否则很可能造成干扰。
“在那儿站着能有多累?那是你小瞧了精力的消耗。运动员出发,我的心就提起来了。”障碍追逐比赛有多名选手一起出发,李振华要盯紧每一名运动员的比赛过程,通过摔倒方式预判可能的伤情。
在风刀霜剑的严寒中,精神时刻紧绷,救援时刻准备。“压力还是很大的。看到运动员摔跤,精神马上就绷起来了,感觉热血往头上涌。”李振华说,“经常是再一看运动员没什么事儿继续滑了,我的心里一块石头就落地了。”
国有征召,我必到
能滑雪、懂急救就能摇身一变算是滑雪医生了吗?事实上,雪道救援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名会滑雪的医生想成为合格的滑雪医生还需要大量的专业训练。
有别于日常滑雪运动中对速度和姿态的追求,救援的滑行技巧要服务于保障救援速度和安全。“伴着寒冷和大风,在复杂的地形和紧张的赛事中进行‘快速、安全、有效、规范’的医疗救援,其难度也会成倍增长。”李振华说。
为全力做好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2019年,北京冬奥组委在北京和河北选拔了一批医生,3年来,每个雪季开展专业滑雪救援培训,组建了一支“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经过层层的筛选和考核,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李振华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马鹏程最终入选。
在培训期间,摔倒是家常便饭,受伤也在所难免。有时最低气温能达到-25℃,由于雪道救援要求不能戴保暖手套,队员们都是戴外科手套完成救援操作。常常有队员因此冻伤,或是滑雪动作失误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甚至骨折。
“但大家都克服了困难和病痛,为了共同梦想,最终走到了这里,成为真正具备高山雪地救援能力的中国滑雪医生。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完成好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李振华满怀信心,接下来滑雪医生们将投入到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