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给出答案
光明网讯(记者张倩)1月12日,“《何以中华》多语种图书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以下简称《何以中华》)一书,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历史文物资源构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精品力作。
《何以中华》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郑茜主编,由四川民族出版社以中文、英文、中英双语、汉藏双语、汉彝双语等五种版本出版。该书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
为什么要用一百件文物来表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表示,一百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通过遴选一百件对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具有高度表征力和叙事性的历史物证,一层层揭示出文物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最终集合性表达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演进场景。“如何去讲述这一百件文物是比遴选一百件文物更加具有探索价值的事情。”郑茜说。
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唐怡介绍,《何以中华》多语种图书是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类出版物。目前中英双语版已成功向巴基斯坦输出版权。此外,继汉藏双语版、汉彝双语版正式出版后,汉壮双语版也在酝酿之中,希望依托此书,帮助各民族人民增加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提高。
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何以中华》,一致认为这是一部“物”“史”互证、用文物讲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的精品力作。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博物馆学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兵武表示,如果说“何以中国”的概念偏重于对早期国家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何以中华”的概念则更加宏大,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大转型,直到现在其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也表示,《何以中华》呈现了中华民族如何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物是一种重要呈现。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所言,《何以中华》准确选用具有很强代表性的文物,呈现出了中华民族完整、立体的形象,呈现出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何以中华》对于一百件文物的选择是平衡、丰富、全面的,不只反映了中央王朝,也不只是对单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呈现,而是特别注重体现各族群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涉及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族群及其文化,其整体性视角值得称道。”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如此评价。
座谈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和四川新华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还分别代表编纂单位和出版单位,向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何以中华》不同版本的图书。
本次座谈会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郭卫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司长郭建民,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飞,中国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顾群,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等出席了座谈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