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暖心故事 】连心卡
【这些暖心故事 】
光明日报记者 吕 慎 陈冠合
“老头子,缸里又没水喽!唉,又是斑斑云,还是不会下雨呦。真是‘冬瓜皮做毡帽——霉到顶了’!”一大早,李应付就听到老伴儿在抱怨。
望着自家空了的水缸,这位家住贵州遵义汇川区泗渡镇麻沟村前进组的老人无奈地深深叹了口气。他挑起水桶,嘟哝着向山脚下的小溪走去。
2023年,遵义秋冬连旱,季节性缺水导致前进组的蓄水池接近干涸,水龙头已经有好多天流不出水了。
小溪边,人声嚷嚷,几位挑水的乡亲也在埋怨:
“一天来回几趟地挑,身体真吃不消,真是逼倒牯牛下崽哟!”
“前几年村里修的蓄水池才五六立方米,蓄不了好多水,我就说嘛,修的时候就该修大点。”
“水源点一到秋冬季就缺水。”
…………
李应付哼哧哼哧挑着一担水走进院门,正要招呼老伴儿来帮忙,却见她一脸欢喜地迎了出来:“老头子,你记得前几天村干部送来的连心卡不?”
老伴儿扬了扬手里的小卡片。上面写着“泗渡镇麻沟村连心卡”,还有6位村干部的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不是说‘有哪样困难就打卡上的电话’嘛!要不,打个电话试试?”
这连心卡,是主题教育调研中汇川区发放的,有8万多张。
“对呦!”老两口一合计,一个电话打给了麻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雷正友。
接到电话的雷正友,当天中午就赶到李应付家了解情况。接连几场“坝坝会”,乡亲们的诉求被雷正友一一记在本子上。
雷正友把情况汇报给镇党委。很快,镇党委争取到12万元资金,区水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说干就干。由镇水务站工作人员、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寻水小分队”迅速成立,爬坡过坎,满山寻觅,奔波了整整3天,终于找到一处出水充足、水质优良的山泉眼。
好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兴奋的村民们主动带着自家工具聚拢“开干”!开沟渠、铺管道、砌水池……众人拾柴火焰高,仅仅两天时间,一座30立方米的蓄水池就建起来了,总长3公里多的水管把泉水引进蓄水池,再顺着以前修建的管网流进了70多户村民家里。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0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