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年轻人 高原的宝藏
从西藏大学采访结束后,医学院学生曲坚才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师,我想起来了,我也是中青报的。”
我一愣,没想起单位还有一个“学生同事”,看到他随后发来的汇款截图,我才明白他说的是勤工助学:通过为全校宿舍投递《中国青年报》,获得一些补助。
我还了解到,这名来自西藏那曲牧区的00后学生,上大学后自立自强,一直靠国家助学金、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和寒暑假打工支撑着学业和在校生活。
曲坚才告诉我,即将到来的这个寒假,他要拿出1500元,印资料、拉横幅,自费在老家为乡亲们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识,如果还有结余,他要买些吃的、用的,当作给活动参与者的“小奖励”。
我突然想起,那张汇款截图显示——他的银行卡余额仅为1485.44元。
为什么他对疾病防治宣讲那么心心念念?曲坚才说,除了那位得了糖尿病、在大雪中骑摩托车受伤的邻居,他的父亲在他14岁时去世,由于当时家里人不识字,到现在也不清楚父亲得什么病去世的。
他原本毕业想留在拉萨,这是许多藏区年轻人的生活理想,但在上大学后的学习与感悟中,他重新校准了人生航向。
可能没有人比曲坚才更了解老家人对医学常识的渴求。自己吃过的苦,不想再让乡亲们继续受。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东西。
我们的国家无论在医疗还是基础设施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医疗再发展、科技再进步,到了最末端,也需要人去施行。
“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往往说明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舍弃繁华与安稳,转身走进风雪。
这就是“挺膺担当”,这才是挺膺担当。
在信息大爆炸、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下,持续开展的面向青年的思想引领,能有多大效果?从雪域高原的“曲坚才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必要性和有效性。而他只是我们采访的10多名师生中的一个。
在社会实践中,青年师生们看到了难题:基层医疗刚需,健康知识需要普及,边境县的中小学需要更多能扎下根的青年教师,实现整体脱贫并非一劳永逸,牧区农村需要更多懂藏汉双语、懂政策、会沟通的年轻干部……
他们不再腼腆,不再对低到泥土中的理想“羞于启齿”,大大方方地说出个人的未来规划:来自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丹珍卓玛想当一名基层干部,她现在常去社区、农村锻炼,了解社情民意;自称来自“十八线小县城”河北围场县的满族学生王一达希望毕业后留在西藏,因为在墨脱县“推普”时,他从当地干部群众身上感受到“被需要”;来自上海黄浦的邢一江今年9月才到西藏大学读书,她在学校广播站为同学们播送新闻、朗读散文,她说,以前学习活动听一听就过了,但是在西藏是可以看到的,以后“更想去找寻一种意义和价值”。
西藏大学每年约有七成的毕业生留在西藏基层。未来,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能力的年轻人,他们了解世情、国情、民情,知道国家为什么发展得好、如何才能发展得更好,一旦走向社会、走向基层,将会在人民群众中迸发出浑厚绵长的昂扬力量。
青藏高原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大到让人睁不开眼的风雪,那里是世界屋脊,也是我国的边疆。弥合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需要更多新青年主动担当。
一名基层团干部告诉我,在青藏高原上,太阳是最公平的,当你冷了,走到太阳底下,就会温暖。愿年轻人的理想也能如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