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河湖】人水共美 “大藤峡工程”绘就广西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广西11月15日电(记者 乔佳新)11月13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之“2023建设幸福河湖”网评品牌活动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大藤峡工程”)启动。本次活动是中央网信办“高质量发展中国行”网评品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将走访广西、湖南多地,聚焦当地河湖治理管护经验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展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活动首站大藤峡工程是国家水网重要骨干工程,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大藤峡是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扼守中国西南水运出海咽喉要道。大藤峡出口处,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大藤峡工程,就坐落在这里。
记者首先参观了工程水情教育基地展厅、安全体验馆,并且在室外平台观看了大藤峡工程全貌。远远望去,一座巍巍大坝,屹立滔滔江水上。
大藤峡工程被称为“水利工程博物馆”,工程建设多项技术指标创全国或世界之最。规模雄伟的挡水坝、泄水闸、发电厂房、船闸、灌溉取水设施以及设计独特的鱼道等构成了大藤峡工程的主体。2023年9月,大藤峡主体工程较国家批复的建设工期提前四个月完工,开始发挥巨大综合效益。
水运通,产业兴,西江黄金水道上往来船只川流不息,呼应着当地群众对经济繁荣的热切期盼。大藤峡工程助力了这条黄金水道提质升级。大藤峡船闸由上下游两条引航道、上下两个闸首、一个闸室组成,总长超3700米。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上、下游通航水位落差能达到40.25米。大藤峡船闸的建设,让航道变深变宽,提升了通航能力。以往的险滩、礁石没于水下,船舶不再容易触礁。
目前,大藤峡船闸已经实现24小时通航,单次过闸效率达到广西同级别船闸的领先水平,累计过闸船舶超9.1万艘次、核载总量超2亿吨,带动地方超百亿元产业发展。
此外,大藤峡水力发电厂累计发电超124亿度,有效缓解了广西电力紧张局面。大藤峡公司还积极支持地方推动大藤峡灌区建设,为灌区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大藤峡工程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造福一方百姓之余,还着眼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大藤峡工程所创造的数项之“最”中,独特的仿自然生态鱼道设计充分体现出水利发展与生态环保相平衡的生态文明理念。
工程建设期间,为减少大坝对鱼类通行的影响,工程精心设计黔江主坝鱼道和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过鱼通道,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和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流域内花鳗鲡、唐鱼、鲥鱼等水生珍稀、濒危鱼类有了自己的“定制路线”。
作为大藤峡工程的主要库区,武宣县抓住工程建设机遇,提出打造“生态水城”的目标,构建水与城、城与人、人与水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随着大藤峡工程逐步向正常蓄水位蓄水,拥江怀湖发展的武宣成为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滨湖”城,沿江的青山与鳞次栉比的城市楼房互相映衬,“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宜人风貌提升了武宣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