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智者智城”的品牌故事
【记者手记】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智者智城”是山东滨州的城市品牌,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优秀人才、高端人才不愿来怎么办?如何吸引更多的“智者”来滨州?始终是这座鲁西北小城亟须攻克的难题。
走进滨州,记者发现了不少招才引智的妙招。
在邹平,从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择优确定重点帮扶企业85家,摸底人才技术需求,靶向对接15家科研院校,实施“科技副职赋能行动”,帮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担任“科技副总”,解决生产经营、工业技改、产品研发等方面难题。
当地通过“公开发布—自愿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精细化选聘21名挂职“科技副总”,共建技术研发平台10个,推动解决技术难点30余项。挂职期间,最高享受5.4万元生活补助,并同步享受邹平市其他引才奖补政策,并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跟进协调在邹期间就医、居住等基本需求。截至目前,“科技副总”促成与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参与建立引才工作站6个,“传帮带”培养科研技术人才100余名。
招才引智,以智兴城,方得长远。滨州近年来致力于构建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连续三年实施“硕博优选”计划,招聘硕博士近千名,直接聘用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打造优质人才生态圈。
此外,滨州每年举办滨州人才节、职业技能大赛、“渤海工匠”评选,每年至少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奖励技能人才,凡是获评“杰出贡献人才”的,均享受每月5000元的津贴,在全市营造尊崇敬重人才的氛围。
群贤毕至,创新有方,高质量发展才能遍地开花。滨州产业基础雄厚,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滨州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聚焦科创强市,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49%,列山东省第1位。放大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效应,梯度抓好高能级科创(人才)平台建设,全市省级以上高能级科创平台达到389家。
新时代,渤海之滨的美丽滨州以“智”为发展统领,构建全面起势、加快成势的恢宏格局,全力打造智慧之城、科创之城、兴业之城、未来之城。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6日 05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