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文明互鉴”出版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张玘云)近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室联合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文明互鉴”出版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华,波兰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总裁阿达姆?马尔沙维克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社团管理处处长陈俊乾、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宝安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波兰、韩国出版界代表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代表共话中国对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理事长李永强主持论坛第一阶段。
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教授的新作《简明中国经济史(英文版)》揭幕和首发。
林尚立表示,要讲好中国故事,语言是媒介、思想是核心,要聚焦中国的经验来概括和提炼新的知识,去构建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并且用中国所构建的自主的知识体系去回应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每一本学术著作都能够给世界一个新的启迪,面向世界读者的学术写作,要概念清晰、表达清晰,要将研究问题与世界所关注的问题勾连,要材料扎实、理论厚实,有学术性,希望在学术界与出版界的通力合作下,中国越来越多的好书走向世界,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关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文明互鉴”,邬书林提出了三条路径。首先,应该以中国深厚的历史为根基,以五千年从未间断的中华文脉为支撑,充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历史和文脉的本身、要学习古人讲故事的方式。其次,讲好中国故事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讲好真实、有用的中国故事。第三,出版界和理论界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起构建学术共同体,以相当的理论水平去进行文明对话互鉴。希望更多的中国学者精心打磨学术成果,出版更多真正代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水准的好书走向世界。
王华表示,多层次的文明对话是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率,更加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需要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全新的对外传播机制。
阿达姆·马尔沙维克表示,双方签署了百余种图书的版权合作协议,能够通过出版中国作者作品在波兰普及中国知识,他深感骄傲。“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有巨大意义,对全世界一样有重要意义,所以波兰马尔沙维克集团在2017年加入了由人大出版社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
论坛第二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谢富胜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华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研究室主任赵学军,韩国东国大学东西比较研究所研究员、东亚未来研究院院长金胜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处长、应用经济学院教授林晨,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孟超等围绕“讲好中国故事 推动文明互鉴”先后做专题发言并深入交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