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5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举行读书班第二讲暨第一场专家辅导报告会,广大学员认真学习、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高质量履行好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职责。
科学技术部持续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形成“部党组示范学、基层党组织带动学、青年小组踊跃学”的学习格局。目前,科学技术部正在举办为期7天的读书班,安排了重点研读、交流研讨、主题党日、专题辅导等多项内容,聚焦科技工作新使命新任务开展深入研讨。
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座谈交流……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理论学习,列出若干专题,深入研讨、交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和体会,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落实。组织年轻干部采取多种方式开展调研,检视制约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点堵点,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暖民心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交通运输部党组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辅导报告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组同志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措施,推动理论学习走向深入。
深入中央企业,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组织中央企业年轻干部、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工匠交流学习体会;主题教育读书班(第一期)顺利结班……连日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国资央企以日新日进的态度抓好理论学习,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国资国企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
国家能源局举办“能源大讲坛”活动,邀请政治能力强、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党员干部和专家学者走上大讲坛,针对党员干部关注的理论热点和能源焦点问题解疑释惑。在主题教育期间,国家能源局还将举办四期大讲坛活动。
国家邮政局党组通过学习会、读书班、推进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抓好年度各项重点工作,有效发挥行业在畅通循环、促进流通中的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气象。
持续做好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衔接等重点工作;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近段时间以来,财政部深入基层一线、小微企业、帮扶地区、新经济组织等进行难题排查,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生态环境部紧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突出难点问题,沉到一线、把脉问诊,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落实、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扎实开展城市体检,从房子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查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精心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到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幸福安居上来。
应急管理部针对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把税费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作为大兴调查研究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好政策效应评估分析,做好税费政策红利账单的推送,促进政策实施效果更有力。一季度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679.8亿元。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要求全系统党员干部坚持调研开路,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强化问题导向,着力推动解决一批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和“大国储备”。
中国民用航空局切实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内涵,深入多地多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就民航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民航安全管理、加强民航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心组织调研,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见效。
国家外汇管理局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两促进,深入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涉外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外汇政策的意见诉求,初步梳理形成12个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近40项整改措施。
(本报记者李心萍、刘志强、赵永新、王政、邱超奕、韩鑫、丁怡婷、曲哲涵、刘毅、刘温馨、王观、杜海涛、葛孟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