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又见“桃红”唐诗逸 已是新作主心骨

发布时间:2023-02-07 11:26:00来源: 北京青年报

  央视春晚惊艳亮相后 携新作《如见》登陆国家大剧院

  又见“桃红”唐诗逸 已是新作主心骨

  继兔年央视春晚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中以“桃红”一角惊艳开场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唐诗逸又携自己的新作品《如见》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2月4日晚,由唐诗逸和青年导演郑子豪担任总导演的舞蹈剧场《如见》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当晚,唐诗逸、青年舞蹈家赵磊与内蒙古呼和浩特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的舞蹈演员一同演绎了“诗意人生、如见你我”的生活故事。

  6岁学舞,16岁开始频频获大奖,一直以来,唐诗逸都被认为是“天才舞者”。多年来,她用飘逸脱俗、灵动洒脱的舞姿在舞台上塑造了王昭君、祝英台、甘夫人、张纯如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也深深刻在了观众的心里。《如见》中,唐诗逸不仅出任主演,还首次担任总导演,在她看来,总导演是个巨大的挑战,决定了作品的方向,所以“总导演必须是作品的主心骨”。

  本次演出后,《如见》还将赴广州、上海等地巡演。

  破例成为中歌首席舞者

  虽非出生于艺术世家,但唐诗逸从小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艺术天赋。6岁的时候,她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始学习舞蹈。高考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北京舞蹈学院。

  2006年,16岁的唐诗逸凭借《碧雨幽兰》中对油纸伞下娉婷少女的诠释,摘得“桃李杯”古典舞少年组金奖。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奖项。此后,她成为舞蹈比赛的常胜将军,相继拿下“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A级青年甲组女子中国古典舞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综合组银奖等奖项。21岁那年,在含金量极高的中国舞蹈第八届“荷花奖”比赛中,她以一部《水月洛神》舞剧表演获得个人表演的最高荣誉奖项——特别奖。

  大学毕业后,唐诗逸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虽然身高没有达到中歌的硬性要求,但是凭借过人的实力,她破例被团里录取为首席舞者。

  从《唐诗逸舞》到《如见》

  舞蹈剧场《如见》分为《诗意地栖居》《前行的生活》《时光中回望》三个篇章。演出当晚,帷幕拉开,灯光渐起,一场关于人生的遐思徐徐展开……

  “从最开始定位的时候,《如见》就是一个舞蹈剧场的概念。舞蹈剧场是什么?舞剧有一个明显的脉络以及人物的表现,是环环紧扣的。而舞蹈剧场更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更多的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在这些点中做了一些串联。”作为总导演,唐诗逸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自己的想法,《如见》的呈现也的确不似舞剧那般注重戏剧性,而是更加偏重用舞蹈语汇去做意象化的表达。

  “《如见》的起因源于我多年前做的一个舞蹈剧场。”2016年,唐诗逸首度推出舞蹈剧场《唐诗逸舞》。舞蹈之外,她在其中还参与了编舞构思、服装设计、灯光舞美等一系列工作。唐诗逸透露,从那时候起,自己便一直有想法,想做第二季。

  “《唐诗逸舞》是从古典走到现代的一个过程。”唐诗逸告诉记者,《碧雨幽兰》《水月洛神》《昭君出塞》……自己以往跳古典舞的作品比较多,2016年排《唐诗逸舞》时,选择了如何去跟以往的文化对话,“那是我第一次创作时的思考。表演古典的状态,我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而作为90后青年,我们如何去理解当下的时代?所以当我自己再有机会做一个作品的时候,我希望跟当下的时代发生一些关系,所以就有了这次的舞蹈作品——《如见》作为《唐诗逸舞》的第二季。”

  首当总导演是作品的主心骨

  《唐诗逸舞》让唐诗逸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如见》中,她彻底蜕变成总导演,不仅要对作品的整体方向负责,还要参与到所有环节中,这对唐诗逸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做总导演最大的感受就是,你是一部作品的主心骨,决定整个作品的走向,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方向都需要你来决定,而所有的决定呈现出来就是舞台上的效果。”

  总导演之外,唐诗逸还出任《如见》主演,“同时做导演和主演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时间真的不够用。”虽然唐诗逸一直坚信,自己必须先做好演员,才能更好地胜任导演身份。然而在排练现场,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说好了先演,但看到现场的情况,又忍不住去指导大家的表演。

  作为一名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舞蹈演员,唐诗逸太明白演员需要什么。在她看来,一名舞蹈演员必须具有强大的内心和力量感,“你的一个抬手、一次回眸,都需要用时间去修炼。”正是这种了解,让她在坐上导演位置的时候,也能很好地走到演员心里,与他们共同完成作品。

  《如见》中有很多演员是演舞剧出身,还不是十分熟悉这种不是很具象化的表演方式。此外,来自内蒙古的演员,民族舞的烙印根深蒂固,对于现代舞的驾驭不是很娴熟。作为导演,唐诗逸并没有放弃对演员们的高要求,她请来了专业的舞蹈老师,一点点去纠正演员们的动作和感觉,帮助大家呈现出最佳状态。

  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唐诗逸和导演搭档郑子豪也没少“吵架”,“我们俩都是比较执着的人,各执己见。经常一个问题探讨一两个小时都不一定有结果。没有被说服,是不能让这个东西过去的。”虽然创作的过程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唐诗逸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并且百分百相信对方。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模式。”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北京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