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加大泥炭沼泽湿地保护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今天(13日)闭幕。
在主会场武汉举行的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湿地成果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已完成9个重点省区泥炭地碳库调查,
未来,将加大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恢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泥炭主要存在湿地中,是泥炭沼泽湿地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地球上,有50%~70%的湿地地下蕴藏着泥炭。泥炭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的3%,却承担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土壤碳储量。我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居世界前列。2014年,我国启动全国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建立了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合作机制,目前已经完成了辽宁等9省区泥炭沼泽湿地碳库调查,为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提供了依据。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 武海涛:保护好泥炭有两个作用,一个泥炭本身它就是一个固碳器,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保护好泥炭湿地,保护好了湿地也就保护好了碳汇的功能。
作为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湿地公约》缔约国之一,中国高度重视泥炭地保护管理。《湿地保护法》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全面禁止在泥炭沼泽湿地开采泥炭,禁止将泥炭沼泽湿地蓄水向外排放。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泥炭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青藏高原、阿尔泰山等区域。通过设立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可以对泥炭地进行有效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等举措,进一步提高泥炭地保护水平。
泥炭 泥炭地和泥炭湿地
究竟什么是泥炭湿地?泥炭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如何?来一起了解一下。
泥炭又称为泥炭土,是地上植物的“遗体”被掩埋或者分解后,经过数千万年的堆积,在较低气温、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条件下,缓慢分解而形成特殊有机物;泥炭地是指泥炭厚度至少为30厘米,或有机质碳含量超过12%的湿地;泥炭湿地则指的是有泥炭分布的湿地。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湿地研究中心秘书长 武海涛:泥炭土是必须由地上的植物富集形成的,所以它的形成方向是从上到下来的。
泥炭、泥炭地、泥炭湿地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存储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避免里面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去。
除了固碳,泥炭里也能长出泥炭藓,这种吸水性超强的独特植被为诸多的野生动物提供着食物和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鲍达明:黑颈鹤是咱们中国唯一在高原上生活的鹤类,它就基本上生活在泥炭沼泽湿地上面。我只是举个例子,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鸟类、兽类等等,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栖息在这个泥炭沼泽湿地里头。
典型的泥炭地就像浸透了水的深棕色“海绵”,它的形成不单要有适宜的水热条件,更需要漫长的时间。通常,泥炭地的堆积速率每年不足1毫米,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泥炭地,需要历经数千万年之久,然而,要排干泥炭地却只需十几天的时间。泥炭地一旦被排干,其破坏将是不可逆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鲍达明:相对比较脆弱,那么我们现在加强泥炭地保护,《湿地保护法》专门设置了泥炭地保护的条款,对泥炭沼泽湿地要进行严格保护和有效保护。
若尔盖湿地——全球最大高原泥炭湿地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湿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本次湿地大会就明确,要通过建设三江源、若尔盖等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进一步保护这里独有的泥炭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说起若尔盖湿地,参加这次湿地公约大会的代表深有感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鲍达明:我们仅若尔盖这个湿地里头,储存的泥炭就达到了19亿吨左右。
而在千里之外的四川阿坝,若尔盖花湖保护区的生态管护员们,正在趁着这里还未进入封冻期,正对保护区内的沟渠进行分段式扎流、堵截。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干事 纳么玖:通过扎堵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当含水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将进一步增加湿地植被的盖度和密度。
为了减小放牧对湿地的影响,若尔盖县推广“轮牧、圈养、补饲”三结合模式,过去自由放牧改为适时适量放牧。在距离花湖不远的莫兰措一家,在政府的支持下,还建起了生态牧场。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科技农牧局动物疫控股副股长 陈天祥:传统模式下25亩草场才能养活一头牦牛,但现在8亩草场就可以养活一头牦牛,而且它的经济效益很可观。如果是传统养殖模式,这个季节牧草高度不到5公分。
随着放牧时间的减少和牛羊啃食量的减小,湿地也就有了更多的恢复时间和休养空间。
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干事 纳么玖:湿地最主要靠泥炭锁水,而泥炭主要靠植物根茎腐化而形成。草场留下的根茎越多就能加速泥炭的形成,也就对湿地起到了保护和促进自我恢复的作用。
前不久发布的《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提出将实施30个重点湿地工程,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就在其中。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的同时,若尔盖湿地的鸟类种群也在增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