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白淑贤:让龙江剧事业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22-11-01 10:42:00来源: 中国文化报

  一提起“关东的贾宝玉”“黑土地上的刘金定”“塞北的花木兰”这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形象,人们就会想起被誉为戏曲界“艺海奇花”“一代绝才”的白淑贤。作为龙江剧的创始人,她的名字已与龙江剧共生。担任黑龙江省龙江剧院院长、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后,她更是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为剧种的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如今,年过古稀白淑贤依然不舍龙江剧,一直活跃在剧目创作和教学的第一线,为龙江剧的基业长青把舵护航。

  为艺术奉献青春的励志女性

  “善良、包容、勤奋、刻苦、低调”是白淑贤身上的美好品质。白淑贤善良、包容的性格与家庭环境有关。“我的母亲善良、贤惠、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做人一定要宽宏。”白淑贤告诉记者,“受他们影响,我在工作中无论面对什么挑战,都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愿意帮助别人。”

  白淑贤的“勤奋刻苦”是出了名的。在拍摄戏曲片《木兰传奇》时,白淑贤每天都扎着戏曲演员的勒头,用布条和酒精胶把眼睛整个都吊起来。为此,白淑贤吃了不少苦,太阳穴被酒精胶磨出了泡,甚至磨掉了皮、磨出了血,但她忍痛也要在掉了皮的肉上再粘酒精胶,哪怕咬牙掉泪也要坚持。很多人都对她的拼命精神敬佩不已。

  白淑贤很低调,满脑子都是排戏练戏。“排戏时无论怎么累,我都觉得特别享受。在剧种发展、艺术创作上,我是精通的。但在其他方面,我总是慢半拍。”白淑贤说。

  黑土地刮起一股“白旋风”

  在龙江剧的发展历程中,白淑贤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她推动龙江剧的艺术风格不断走向成熟和丰满,并由此形成独具魅力的“白派艺术风格”及“白淑贤精神”。

  白淑贤认为应以黑龙江地域人们熟悉喜爱的艺术形式为母体,走出一条自己的戏剧路子。凭着骨子里的挑战精神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她在没有剧目样板参照的情况下不断艰难摸索。1979年,白淑贤请缨重排《双锁山》,在剧中她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与创作,吸收了姊妹艺术的优点,融入了东北民间舞、大秧歌、武术、二人转、弯扭、肩抖等表现手段,形成了独有的表现程式和风格,令人耳目一新,趟出了龙江剧的表演新路子,《双锁山》也因此成为龙江剧的奠基剧目。

  “开创一项事业是艰苦的。当时,在音乐唱腔上也没有样板可循。在几代人的艰苦探索和努力下,龙江剧的唱腔稳定在女腔以二人转中的红柳子、四平调为主调,男腔以穷棒子为主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板腔体的音乐体系。”白淑贤回忆,凭借不断的尝试和探索,龙江剧用浓郁的关东风格和黑土地特色来站稳脚跟。

  白淑贤将龙江剧的特点总结为“扎根黑土、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在剧本创作上,她坚持以名剧来带剧种,陆续推出了《双锁山》《荒唐宝玉》和《木兰传奇》等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剧目。虽然都是传统戏,但她以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指导,以黑龙江地域文化为神髓,塑造了“黑土刘金定”“关东的贾宝玉”“塞北的花木兰”等富有人性化特征和带有浓郁地方风格的经典人物形象。在表演程式与艺术风格上,都达到艺术个性美与戏剧整体美的和谐统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龙江剧在全国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白淑贤和演出团队坐着大篷车从黑龙江演到北京、上海,一路上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白淑贤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得到郭汉城、刘厚生、龚和德等戏曲理论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们从来没看过这么火爆热烈的戏曲形式,感到非常惊艳。

  凭借多部经典剧目的巨大成功和出色演绎,白淑贤先后荣获两届文华大奖表演奖、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那时龙江剧就像从东北刮起的一股旋风,迅速席卷了全国。”白淑贤说。

  为龙江剧长远发展努力一辈子

  挑起负责龙江剧全剧院工作的重担后,白淑贤除了排演剧目之外,把更多心血倾注在后辈人才培养、院团建设和剧种发展上。

  龙江剧成立40年,始终没有剧场,办公楼也陈旧简陋。为此,白淑贤在全国“两会”上多次呼吁,不遗余力地四处奔波。最后通过市场化运作,终于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龙江剧剧场办公综合大楼,圆了龙江剧几代人的梦。

  为了更大范围传播普及龙江剧,白淑贤推动在黑龙江全省成立了由19个院团组成的龙江剧发展联合体。为了培养造就接班人,她还创办了龙江剧艺术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功底扎实、技艺全面的学生。她的第一代学生李雪飞荣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奕岚、石慧、候佩君等一批优秀接班梯队也通过磨炼,迅速成长。白淑贤在艺术上对这些学生要求很严格。对此,白淑贤坚信:“艺术上不严格,就出不了好作品。龙江剧作为新兴剧种,必须以最严的标准才能长久立足于戏曲艺术之林。”

  今年,黑龙江省将成立白淑贤与龙江剧研究会,对龙江剧的音乐体系、表演体系进行全面规范总结,以便让龙江剧广大联合体在唱腔、表演方面有所遵循,同迈一个步伐,推动龙江剧再次振兴。

  虽然已经76岁,但白淑贤对龙江剧的兴衰时常还挂在心里,白淑贤说:“希望后人们能守正创新,把龙江剧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薪火相传中发扬光大。也期待龙江剧联合体更加壮大和辉煌,成为黑龙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习记者 王伟杰)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