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采集、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这些智慧农业设施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今年,各地加大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粮食稳产丰收。
眼下,东北大豆正处在鼓粒期。辽宁今年积极探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大豆播种面积新增了10万亩以上。黑龙江海伦今年重点推广大垄三行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种植方式增加了株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临河村种粮大户 潘彦杰:以往的小垄黄豆每个豆荚才三粒,现在四粒到五粒的居多,所以我们产量就上来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吉林省今年大力推广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新增面积达25万亩。大安这家合作社今年在7500亩水田里尝试种植了6个耐盐碱水稻品种,目前已经进入灌浆期,这两天,他们正在为水稻喷施叶面肥。
吉林省大安市中科合作社理事长 潘修强:今年长势非常好,前期分蘖也不错,现在灌浆期,我数了数,现在这个稻粒每株大概得130多(粒),跟去年比这一亩地大概能多产个100多斤粮食。
当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夯实粮食产能。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 张文:今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投入29亿元,共遴选发布主导品种128个,主推农业技术114项,目前距离秋粮收获还有1个多月,我们将广泛发动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持续加大先进技术推广服务力度,确保今年秋粮稳产丰产。
智慧农业设施 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为降低持续高温天气给秋粮带来的影响,各地充分利用各类农业设施设备进行抗旱施肥,确保秋粮安全成熟。
江苏新沂今年在粮食生产重点村镇建设9个智慧农田示范点,带动近30万亩农田。依托安装在田间的数字信息采集设备,农业部门和种植户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墒情、苗情、温度、湿度等信息。为了避免近期持续高温抑制稻穗分化,影响收成,种粮大户王义胜每天都要打开电脑,根据信息平台的提示及时进行补水。
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水稻种粮大户 王义胜:以前判断田里是否缺水,要去稻田里,挖开土壤看看湿度,或者是看农作物的根系生长情况,现在只要在家里看电脑或者手机,依靠智慧农田系统,一个人可以同时管理四五百亩水稻,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7月中旬以来,皖北地区一直没有有效降水,晴热高温持续,土地出现旱情并且有进一步发展趋势。
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种粮大户焦魁正在利用地里的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设备,给自己的500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地块进行喷水灌溉施肥。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种粮大户 焦魁:这个可以刷了卡以后,它自己就灌溉了,这样还可以在灌溉的同时补肥。
眼下晚稻秧苗正处于分蘖期。这两天,位于江西新余的袁惠渠灌区正在开闸放水,缓解干旱。今年袁惠渠灌区完成了数字化改造,通过架设传感器实现了对灌溉水量的实时监测,科学、系统调配用水。
袁惠渠工程管理局第一管理段段长 倪立新:通过灌区升级改造的智慧闸点,对灌区流量、水位、墒情进行实时监测,结合乡镇、村委收集农户的用水情况,以及农作物生长期来综合研判用水需求,精准放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