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回乡,站稳脚跟有多难?
黄土高坡上养鱼是个好生意吗?“客观地说,对于没有技术、资金优势的‘新农人’来讲,绝对不是。”在回乡创业的10年里,常胜利几乎做了他能想到的所有尝试,休闲渔业、专业垂钓、生态养殖等,却始终未能走进“安全区”。他说自己从回乡那天起,就已做好了“长征”的准备。
如今同常胜利一样,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创业青年带着经验、资金、技术返乡创业。然而,不少返乡青年的创业故事喜忧参半,甚至遭遇创业失败。“新农人”如何在家乡站稳脚跟,正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基层治理面对的一道新考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一些“新农人”领悟到:除了要善于与乡村社会打交道、学会沟通,还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返乡创业没有“安全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马上就能想起我的家乡。”常胜利说,自己之所以选择在晋南半干旱地区发展渔业,一是因为家乡多年来就有养鱼传统;二是受益于当地政府的黄河干流取水工程,有了一定水源保障。
回乡之前,他已在外闯荡有些年头,既积累了资金、技术和经验,也对返乡创业有着相对更理性的认识。经多方考察后,他才开始在滏河水库里建鱼塘养鱼。
“创业太难了,风险总是如影随形。”常胜利回忆,有一年天气久旱,庄稼、水库都缺水,按照以往,每到耕种季节,滏河水库都会以成本价助农抽水浇地,但这次用水量过大,导致水库水位下降,庄稼保住了,鱼却出现大面积窒息死亡,几乎全军覆没,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
“那一次差点就翻不了身,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他说,当时很多人劝他水库是个无底洞,还是回去做好本行,而他从回乡那一天起,就没考虑退路。经过10年持续投入和摸爬滚打,如今的滏河水库渔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也开始显现。
与之相比,山西吕梁石楼县的返乡青年刘彩红正处于创业最难阶段。当初,她选择了在家乡流转350亩山坡地种植花椒。
头一年,刘彩红按学来的方法“大苗栽水地、小苗栽旱地”,结果小苗全军覆没。第二年,她全部补种了大树苗,谁料当年秋雨多,导致补种的树苗根都烂了。第三年,汲取了前两年的教训,直接栽种带土球的树苗,成活率终于到了九成。
3年时间,陆续投入300多万元,刘彩红的积蓄所剩无几,还贷了款,“抛开土地流转费用,除草、浇水、维护这些都得花钱”。她直言,自己当初想简单了,没想到财务、政策、技术、人员、资质各环节都会遇到问题,困难颇多。
她不禁反思,自己在大城市都能创业成功,为什么在家乡这么难?市场究竟在哪里?
眼下,她不得不暂停花椒地的扩建,与合伙人再次外出打工,一边赚钱,一边为家乡的花椒地“输血”。
吕梁青年张云毕业后回乡开发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代餐粥类产品。他的感受是,从2017年返乡创业到现在,自己的事业正在遭遇瓶颈,一起创业的小伙伴留下的已经不多了。“前几年返乡创业的人确实很多,大家经常交流也很热闹,但后来创业者慢慢减少,有的离开乡村重新回到城市,恐怕不会再回来了。”张云说。
学会沟通,不当“异乡人”
在刘彩红看来,返乡创业的“乡”,不仅是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村,更是个人重新融入乡村的过程,创业者与政府、村民、合作方的沟通都很重要,甚至将决定未来的格局。
有一年,在地方政府的帮助对接下,她想要同一家来自浙江义乌的商家展开合作,一开始谈得很顺利,后来考虑到刘彩红的部分花椒产品资质不全,商家建议刘彩红放弃自身品牌,贴牌生产、薄利多销,这让她无法接受,“现在回头看,当时就是没有沟通到位,如果先接受对方建议,待销路打开后,再创品牌也未尝不可”。
还有一次,一位本地投资人看好她的事业发展想要入股合作,但对方提出,如果未来企业经营不善,要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及时止损。这一条件引起了刘彩红团队的反感,“大家觉得,既然是合作,就得齐心协力,怎么能还没干,就想着干不成,或者撤股”。
“当时我们都不太懂,凭着乡约民俗、个人理解觉得不妥,就拒绝了对方。”刘彩红说,后来学习公司法才发现,其中关于股权转让有着很明确的规定。对方的诉求合理合规,却因为彼此沟通不畅、互不理解,错失了机会。
在这方面,常胜利则显得更有经验一些。
“当时县里鼓励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不少优惠政策。”了解到家乡脱贫攻坚以来的巨大变化,商业嗅觉灵敏的他迅速创立国胜渔业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开始发展渔业,“这样一来既养了鱼,还能帮助乡亲们解决灌溉难题,一举两得”。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常胜利说,自己在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时,大多会依靠父老乡亲,做好沟通,同时建立起各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困难户、普通村民和致富带头人都能参与其中并得到实惠,自然不会从项目中“薅羊毛”、搞破坏。
每逢重阳节,他会带着团队年轻人一起,前往附近几个村庄看望慰问高龄老人和困难户,同时为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生活物资。
“村支两委还帮助我们协调与老乡之间的用地分类、水源合理灌溉等,做了很多有助水库发展的事。”在他看来,返乡创业青年学会与乡村社会打交道,学会沟通,是必须补的一课,“重点是别让自己变成‘异乡人’。”
如今,依托滏河水库,吉许村的土地也开始有了新变化,种地的人多了,蔬菜大棚等特色产业也开始出现。
学习跟不上,风险就会无处不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中发现,多数创业者对于专业知识学习、创业培训的需求十分迫切。
“一方面收获知识,一方面还能开阔眼界、积累人脉。”受益于家乡的乡村振兴政策,最近张云先后两次被推荐去大型企业参观学习,同时参加了有关民营企业法律培训,“这次参观了该企业工业+文旅+研学的发展方式,感到很激动,太受启发了,没想到工厂还可以这样运行”。
参加法律培训后,他更为感慨地说:“学习刷新了我的三观,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增强法治意识太重要了。很多创业者法治意识淡薄,这方面很容易因小失大,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张云说,回家后自己也计划将工厂进行扩建改造,让家乡的孩子也可以走进现代化工厂了解农业文化,同时带动家庭消费,多元化发展,“由单纯的产品输出,改为文化+产品输出,更有益于我们的发展”。
“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历经几次危机后,常胜利也意识到,随着事业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随之出现,比如循环水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如何解决等专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库发展的“卡脖子”难题,“总而言之,学习跟不上,风险就会无处不在”。
其间,受益于地方政府对于返乡创业者的支持,常胜利的水库,从渔业养殖到果树选种、种植、施肥,再到田间管理、增产增效均获得了来自县水利局、农业局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最近,他正在学习国家有关“三农”工作的理论书籍,“振兴乡村的路上,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融入家乡发展,和父老乡亲共同富裕,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重点问题”。
正渡难关的刘彩红也表达了相近的想法,她很希望政府能够牵线搭桥,为创业者定期举办创业培训、信息沟通、行业交流等活动。可能的话,地方政府不妨牵头,争取与优质企业合作,这样中小创业者既能积累经验,还可以减少成本投入,降低风险。
助农组织“家乡来客”的发起人李哲亚表示,目前乡村创业大多集中在农业和旅游领域,周期长、投入大,不少创业者难以迅速掌握专业种养技术,不了解市场,也不懂得销售等知识,因此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觉得会种地、会养殖,就能创业,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李哲亚说,实战经验少、专业知识学习不足、融资难等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创业危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志中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