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战舰闯大洋——记海军运城舰政治委员李维
海军运城舰的官兵经常会在舰上遇到政委李维,“每天要不碰上个七八次,这一天都是不完整的”。这艘导弹护卫舰全长130多米,有数百个舱室,李维每天都要在全舰的主要舱室和部位转一圈。
“转一圈需要将近40分钟,整个路线大概有3500米。”在李维看来,这是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运城舰常年处在军事斗争准备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前沿,每年出海时间超过300天。
2020年,运城舰创造了单舰连续出海338天的历史纪录。任务期间,全舰有7名官兵亲人去世无法送终,6名官兵妻子分娩不能照料,3名官兵3次推迟婚期,连续长时间独立在外执行战备任务是对官兵心理素质的考验。
“这就需要政治工作在其中发挥‘生命线’的作用。”李维说。
今年年初,运城舰航行至南海某海域时,全舰官兵在前甲板整齐列队,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大家眼前的这面国旗便是当年在南沙上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李维带领官兵们一起重温当年参战舰艇闻令而动、敢打必胜的场景,共同感悟战斗英雄不畏生死、冲锋在前的血性担当。
运城舰近年来以舰为家、以岸做客,常常单独执行任务,“我们坚持舰艇航行到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把任务海区变成鲜活教育课堂。”李维说,他们在亚丁湾开展“看航道繁忙景象,话护航使命责任”大家谈,在西沙永兴岛、琛航岛纪念碑和烈士墓前敬献花篮并重温入伍誓词,在南沙赤瓜礁举办挑应战、写决心书活动……
运城舰的舰训是“忠诚 勇敢 创新 超越”,在舰党委一班人看来,军人对党最大的忠诚就是能打仗、打胜仗。
“报告,方位050,雷达发现目标。”一次红蓝对抗演练中,运城舰作战指挥室里,来自对海战位的口令接踵而至。作为红方舰艇的运城舰被“敌方”紧紧咬住尾巴,处于不利阵位。
坐在屏幕前的李维与舰长万永峰紧盯海上态势,灵活指挥操纵,综合利用海上态势,抓住有利时机,立即进行大角度转向,一改当前舰艇态势,占据了有利阵位。
李维说,海上军事行动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舰艇编队战斗在远海大洋,带兵打仗本领的欠缺是带兵人最致命的欠缺,自己如果在战训上插不上嘴、说不上话,就会影响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的发挥。
2019年,舰艇政治主官预选对象开始实施全训考核内容。通过涵盖军事、政治、后装、管理等内容的严格考核,李维凭借自身过硬的能力素质成为所在单位首名全训合格的舰艇政委。
他说:“作为一名基层政治主官,既要从自身做起,强化军事素质、指挥素质,真正履行好指挥员职责;更要立足长远,抓紧把新生代政治干部培养成合格指挥员的接班人。”
一次出海训练中,一名正在进行补给作业的操作人员站位失误,解脱的缆绳绊住他的脚,被随舰指导组严厉批评。
在讲评会上,一个突出的现象引起李维的反思:作为现场安全员的教导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如何提升政治工作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政治工作的意义我们都懂,可我更想知道要干什么,不仅仅要告诉我为什么,更要告诉我该怎么办!”
很快,一张某型舰政治干部部署表应运而生。针对舰艇进行不同部署,政治干部去哪里、干什么,内容清楚,权责明晰。
同时,运城舰党委结合支队政治干部“三比三强三做”练兵比武活动,认真组织部门政治干部参加航行值更官理论学习和实作训练,两名政治教导员完成了雾航避碰、航行值更官理论等内容的学习,进行了大舰救生、进出港、抛锚等课目的实作训练,正在为合格航行值更官资格而努力。
前不久,运城舰正在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某国军舰意图冲闯我军事警戒区,运城舰立即前出担任编队指挥舰,指挥两艘护卫舰实施警告驱离,舰艇指挥员当场变成了编队指挥员。
从领会上级意图到完善现场指挥机制、从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到制订多种驱离对策……编队临时党委迅速展开研究。一路上,他们多次召开党委会,对各阶段跟踪态势综合分析研判,寻找行动规律,制订对策措施。
面对外国军舰的侵权行为,万永峰指挥编队舰艇调整兵力阵位,与外军周旋,李维则组织值更官喊话驱离和侦察取证部署。两人通力合作,有效处置应对。
“这正是实行‘双指挥员’制度的意义所在。培养‘打仗型政治干部’,让政治与军事主官同台指挥,能发挥出1+1>2的效果。”李维解释说,与舰长配合默契的背后,其实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打赢。
2020年1月,运城舰赴巴基斯坦参加中巴海上联演,巴方军官在听说李维与万永峰同为舰艇指挥员时,对这样的安排很感兴趣。李维向他们形象地解释,“中国军队的‘双指挥员’制度,就好比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在统一的大脑中枢指挥下,两根筷子共同用劲,可以更好地夹取食物。”
在随后4天的演练中,面对“敌情”,李维和万永峰并坐一排,共同研判态势,高效组织指挥兵力行动。其间遭遇装备故障,李维更是带头连夜排查检修,顺利处置了特情,并带领运城舰官兵在第二天的主炮对海射击课目中打出首发命中的好成绩,让巴方指挥员连声惊叹。
运城舰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巴方官兵看到了中国军队“双指挥员”制度的优势。后来在一次就餐时,巴方海军观察员阿尔萨兰·艾克巴尔少校称赞说:“中国的‘筷子’确实厉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徐苗波 李虹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