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生态乡村迎来绿色振兴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泽劲
仲夏时节,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的万亩林海郁郁葱葱。30多年前,老支书文朝荣艰苦奋斗,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硬是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荒山坡变成了宜居宜业的幸福村。
拍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华山松,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满怀信心地说:“以前,爷爷带着大伙儿种树脱贫。如今,我们不仅要让山更绿,还要让大伙儿更富裕!”
今年4月底,海雀村获得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涉及林地7346.5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4627.7吨。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将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有了这张林业碳票,就可将海雀村的“空气”源源不断变成财富,装进群众腰包,村里227户群众户均可增收4400多元。
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个曾经“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在党的政策照耀下,一代代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破解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再造了绿水青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毕节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浮沉野鹜穿新涨,欸乃渔郎泛小船。翘首岩扇绝险处,石桥洞口锁晴川。”清代诗人汪炳璈笔下的毕节市纳雍县总溪河一派山黛水碧、渔歌互答的景象。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总溪河流域的厍东关乡无序发展烧窑制砖业,仅一个陶营村就有108座砖瓦窑!往往是砖瓦冒着热气,就被汽车拖走,留下的是弥漫不散的烟尘和坑坑洼洼的泥路。
1996年,纳雍县农业局农技员徐富军无意中发现了一棵樱桃变异株,利用它培育出一批新苗试种,结出的樱桃个大、味甜。因果体酷似玛瑙,便有了樱桃名种“玛瑙红”。2002年,厍东关乡大面积推广玛瑙红樱桃,开始樱桃树长在砖窑间,再后来樱桃林取代了砖瓦窑。陶营村成了樱桃村,厍东关乡的10个村有9个村种了玛瑙红樱桃,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樱桃红了、河岸绿了,总溪河曾经的美景回来了!采摘园、度假村、农家乐、拓展营纷纷发展起来,如今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每年接待游客约25万人次,旅游增收约2亿元。
春日,纳雍河畔的桃花、李花、樱桃花漫山遍野,花间飞舞着成群的蜜蜂,它们的主人是“小龙女”蜂业的致富带头人袁晓梅。
2019年,纳雍县水东镇怕那村的袁晓梅怀揣着在福建打工的所有积蓄返乡创业。从小就喜欢读金庸先生小说的她,着迷于“小龙女”在玉蜂飞舞中的诗意生活。看着家乡的果树、花草、田园越来越多,她也有了自己的“养蜂梦”。她投资近40万元,先后流转土地、购置蜂种,成立了“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聘请专家来传授养蜂技术。
“靠着县里十几万亩的花木果树,短短两个多月,蜜蜂从350箱发展到500多箱。”袁晓梅说,养蜂当年她就有20多万元的收入。这两年,“小龙女”蜜蜂养殖基地越来越红火,每年产蜜都有2000多斤,产值超过40万元。
看到蜂蜜带来的收益,不少村民纷纷上门求教。“养蜂是个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产业,非常适合在村里推广。只要有人愿意养,我就愿意教。看着家乡的绿水青山成为大家共有的‘绿色银行’,‘甜蜜梦想’一点点地实现,我这心里就比蜜还甜。”袁晓梅笑着说。
据介绍,毕节市持续把生态资源转变为最大的生态财富、生态优势和生态品牌,打造了“大方天麻”“织金竹荪”“纳雍土鸡”“赫章半夏”“威宁党参”等一批林下经济品牌。目前,该市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已达378.45万亩,实现产值49.01亿元,让生态资源释放出生态红利,生态乡村实现绿色振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