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数九”莳秧品美食
今年6月21日为夏至日,太阳在这天到达黄经90度。至者,极也,夏至意为夏日之极。中国古代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一年中正午太阳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日影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对于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来说,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昼渐短、夜渐长,直到秋分,昼夜等长。
夏至过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气温逐渐升高,农谚有“夏至不过不热”“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的说法。旧时,人们有数“夏九九”的习俗,即从夏至日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九,称为“夏九九”。同“冬九九”有“数九歌”一样,“夏九九”也有“九九歌”。清同治《安吉县志》引《乌青文献》夏至“九九歌”,歌中唱道:“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北方地区夏至正值麦收之后,人们用新麦面蒸出各色花馍,亲友间往来馈送尝新,称为“看夏”或“瞧夏”。新女婿得带上礼物探望岳父母,称为“望夏”。此时的江南,农人们却是“才了蚕桑又插田”,单季晚稻插秧在即,民间俗称“莳秧”。莳秧,是将秧苗从秧田里拔出来,移植到大田,让其“自立门户”,扎根生长。拔秧多为农家女子的活计。拔起的秧苗被层层卷起,用秧禾草打结成秧把,抛于秧田的水面上。挑秧手从秧田里将秧把子一担担挑到大田,再向大田中央莳秧手经过的水路投秧。出色的挑秧手能不偏不倚地将秧把投在莳秧手跟前,秧把一支支接着插,整个过程十分流畅。
夏至莳秧十分辛苦,亦关乎一年收成,农人们对此分外上心,由此有了祭祀田公田婆的习俗。民国时夏至这一天,浙江东阳一带的农民会在田间“束草立标”奉为田婆,并备上酒肉祭祀,祈求稻谷丰收。此俗在丽水云和一带被称为“做田福”,农人们还要在这天选出长势最佳的禾苗,称为“挂榜”。浙江绍兴一带喜用圆糊醮祭祀田公田婆。圆糊醮以米粉为原料,加韭菜等作料煮熟而成。夏至时,农人用小竹签穿好醮坨,插在水田出水口,并点香祈求丰收。待仪式完毕,农人散去,小孩子们跑到田地里来取醮坨,饱食一顿。当地民谚云“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有期盼孩童身体健壮之意。
夏至天气闷热,饮食以清泄暑热为主,多食清淡的汤面、麦饼等。“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吃面的习俗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流行。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夏至这天,北京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冷淘面”——将面条下锅煮熟,捞起来过一下凉水,食用时再加作料调味。至于江南的夏至面,不能不提江苏苏州的枫镇白汤面。此种清汤白面,在暑气逼人的夏季吃起来格外清爽。关于此面的由来有个传说:从前有一对姓张的夫妻在枫镇开了一家面店,专做浓油赤酱焖肉面。有一天,张老板进城买酱油时,将所带的钱接济了一个穷苦男子,无钱再买酱油。于是,夫妻俩只好烧起了清汤白面。不料这款清汤面大受食客欢迎,从此枫镇汤面声名鹊起。
夏至是夏季的大节气,是年度周期的重要节点,按照阴阳二气流转观念,夏至是阴气转为上升之气的起点,所谓“夏至一阴生”。历史上,皇家曾在此日祭祀地神,驱疫逐疬;民间以掏水井换新水应和“微阴生水泉”的时气,人们还用新麦鱼鸭祭祀祖先,以求庇佑。夏至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智慧,历经千百年仍传承不息。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袁 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