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正式落地 足球领域体教融合迎来实质性突破
光明日报记者 王东
随着《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的正式发布,面向全体青少年的国内最高规格的足球联赛正式落地,这也意味着青少年足球领域的体教融合在竞赛设计、执行层面迎来实质性突破。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副主任王登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一全国性青少年足球竞赛平台之于学校体育改革、体教融合和中国足球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平台整合资源,构建科学、高效、完整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
打破“教育”与“体育”间的壁垒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协相关领导担任主要负责人,将组建综合协调、督查、竞赛、裁判、宣传、技术调研等工作小组,三方派人担任工作小组成员,共同推进联赛各项组织工作。
中国足协男足青训部部长、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执行秘书乔岱虎介绍,这样的赛事组织架构有利于教育部门在立德树人、文化教育等方面对青少年球员给予更大支持力度,体育部门、足球协会在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能力上给予更多保障,各方优势资源互补,共同促进青少年球员健康成长。
记者从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了解到,全新架构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青少年球员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保证青少年球员文化学习,坚持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并重,同时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充分扩大青少年参与足球人口数量,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安排比赛时间和地点,推动地方青少年赛事发展,逐步建立稳定、长期、多层级的地方青少年竞赛体系。
《方案》提及,为满足不同青少年球队更多参赛需求,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在处理原有校园足球系列赛事和足协青训系列赛事关系方面可适当保留观赏性强、知名度高的品牌赛事(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夏令营),其余多项赛事将打破“教育”与“体育”之间的壁垒完成整合。
摒弃唯成绩论,为青少年全方位考量
按照《方案》规划,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面向全体青少年,不设球员、球队参赛限制。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职业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等都可参赛,是赛事定位上的最大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它将是我国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足球顶级赛事。
本着摒弃“锦标主义”、面向人人的原则,以青少年球员健康发展为总体目标,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还在赛事规则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在传统比赛结束后,部分年龄段还可进行25分钟的第三节教学比赛,让更多孩子获得出场机会;在初中阶段的男、女足比赛将缩小11人制比赛场地,使比赛更贴合现代足球特点,提高精彩程度。
《方案》还提及,球员参赛将按照出生日期和学年综合确定组别。对此,乔岱虎解释说:“这是在原有制度上的创新,既满足各学校代表队的组队需求(9月1日入学),又与国际接轨,满足人才选拔需要。做到大小月份孩子的统筹兼顾,队伍组建上的稳定。”
另外,赛事还将以中国足协官方App“绿茵中国”为基础,与全国各赛区的赛事管理平台打通,建立数据中台。参赛球队的报名、竞赛等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
乔岱虎表示,学校、体校代表队与社会青训机构、职业俱乐部可以开展合作,球队名称可以联合使用,在校的俱乐部队员可以直接参赛。这也是促进体教深度融合之举。鼓励专业资源与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合作、实现多赢。
创造有利于青少年球员健康成长的足球环境
中国足协副主席、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执行副主任高洪波表示,在赛事执行层面,全国赛事办公室与地方组织机构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大局上来,凝聚发展共识,深入推进地方赛事落地实施;面对部分地区青少年足球发展较为缓慢的现实,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中国足协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方赛事组织机构的人才、政策、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据介绍,赛事办公室将对地方赛事给予指导性建议,现有地方赛事只要满足全面融合、不设壁垒原则,符合《方案》要求,都可以直接作为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地方赛事。同时,各地组织机构可因地制宜根据现有赛事,按照《方案》要求,建立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地方赛事。
不让踢球的孩子脱离家庭、学校和社会,这是体教融合大趋势下的必然要求。对此,高洪波说,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文化教育和专业训练并重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于联赛竞赛办法的整体设计思路,高洪波表示,希望通过联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球员健康成长的足球生态环境,扩大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球员人数,不断完善青少年足球竞赛结构、扩大竞赛规模,逐步建立赛制稳定、等级分明、衔接有序、遍及城乡的竞赛格局,同时希望通过比赛选拔优秀人才,使具备足球天赋和潜力的球员获得更多被发现和选拔的机会。
据了解,部分组别赛事将于6月开始报名,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各组别赛事将于今年在全国各地适时开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