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云演出 换种方式与文艺相遇

发布时间:2022-05-27 12:28:00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李燕京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云演出”正在从起初的试水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剧场、演艺团体、艺人纷纷借助互联网将演出从剧场、音乐厅、体育场搬到了网络上。观众观看演出也不再受到固定场地、时间、门票数量的限制,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互补的态势。然而,就在文艺演出模式、渠道创新的同时,云演出也遇到了盗版的困扰。

  精彩依旧受欢迎

  音乐剧《重生》4月8日联动300多个平台开始“云上巡演”,该剧讲述的是云南一线缉毒民警罗金勇与毒贩搏斗时不幸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在妻子的守护下重新醒来的动人故事。《重生》的出品方和联合制作方腾讯影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直播观看量超过1460万次。在巡演期间近10万人次通过直播评论向人民警察致敬,直播观看点赞数达100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种现场演出受到了影响,但是网络通过新的传播渠道让演出得以继续与观众们见面。记者5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直播频道看了一场芭蕾舞与现代舞集合的线上演出。该演出汇集了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前五届的获奖选手,《天鹅湖》《吉赛尔》《堂吉诃德》《斯巴达克斯》《茶花女》《胡桃夹子》《古典大双人舞》等经典剧目片段都在线上进行了表演。

  记者从国家大剧院获悉,国家大剧院自2020年4月开始线上演出,两年演出121场,累计播出超过1.2万分钟。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系列演出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超过34亿次。

  舞台剧受到欢迎,演唱会也受到了热捧。据介绍,西城男孩在微信视频号上直播演唱会,累计观看人数超2700万,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50万。张国荣《热·情》演唱会高清修复版上线微信视频号,两个小时观众突破千万。从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观众对于观看线上演出热情高涨。

  “观众在哪里,演出就应该到哪里。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潜在观众的增量都在线上,必须加快脚步才跟得上并满足观众的观演需求。”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不能低估了任何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在大众中的喜爱度与接受度。”

  付费观演创新模式

  不久前,崔健的“继续撒点野”演唱会在微信视频号上直播演出。直播开始前,就已经有超过50万人预约。数据统计显示,演唱会当晚观看量峰值超过4500万人,点赞突破1.1个亿,评论数超过17万。演唱会虽然不收门票,但是用户可付费购买微信豆,转换为礼物打赏。安卓端10个微信豆售价1元,苹果端7个微信豆售价1元,1个微信豆可赠送“一辆极狐汽车”或“一顶星光闪闪帽子”,10个微信豆可赠送一个“rock”。记者看到,直播中用户打赏不断。而且这次线上演唱会还出现了赞助商——“极狐汽车”,在演唱会舞台的下方,赞助商的灯牌十分醒目,且频繁出镜。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的云演出都是免费模式,但是演出需要成本,尤其是高质量的线上演出,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比如,大型歌舞、交响音乐会等进行直播演出,需要一个实体场地,还要配备灯光、音响、摄像机等设备,长期免费难以为继。

  为了提高演出质量,一些演出单位、播出平台已经开始尝试付费直播。据了解,国家京剧院演出的《龙凤呈祥》已连续两年尝试线上付费直播。国家京剧院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春节档《龙凤呈祥》线上演播累计售票71085张,收入112.27万元,比去年春节档的首次演播翻了近4倍,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孙佳山分析说:“线上付费收看直播演出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从长期来看,线上演出不可能全都免费,付费是趋势。但是,收费就要提高内容的品质,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优质内容与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收费观演的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积极开辟“第二剧场”

  据了解,黑龙江省演出行业协会与该省演艺联盟联手成立了网络表演(直播)委员会。该委员会联合网络直播平台,为省内文艺表演团体、艺术院校、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营场所等文化演艺企业提供服务。委员会成立后,仅半个月时间,就吸引了文化演艺、互联网文化经营等领域百余家单位加入。

  目前,云演出已不再是实体演出院团的额外补充,它正在成为文化艺术机构的重要业务板块。为了让线上演出摆脱线下演出替代品的角色,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演出形态,演艺机构、传播平台、技术公司都在积极进行探索,开辟“第二剧场”。

  据了解,国家京剧院联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以“科技+艺术”的方式,连续两年推出云演播,还将直播融入“云包厢”“云呐喊”等多种实时互动模式;国家话剧院则联合中国联通、华为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打造“5G智慧剧场”,观众进入“5G智慧剧场”后可以多角度观看演出;国家大剧院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推出100多场线上演出,从选题、拍摄、录制、制作到播出推广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二剧场”的开辟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补的态势。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胜素表示,网络直播开始时曾担心线上播出会对线下演出的票房造成影响,但通过一年的实践发现,线上演播不仅扩大了演出的票房收入,还吸引了新的观众到线下观看演出。

  如今,线上演出不再是偶尔为之的权宜之计,而成为演出的常态化选择。孙佳山分析,此次疫情使线下演出全面停摆长达几个月。在美国,因为疫情,百老汇的很多作品都宣布永久下映,很多剧院也宣告破产。我国众多艺术院团及演艺机构在此次疫情中选择转战线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即便疫情结束,云演出的发展势头也不会明显减弱。

  盗版侵权顽疾困扰

  昆曲《浮生六记》线上首播后,上海大剧院工作人员发现,有多名UP主将盗录的全本《浮生六记》上传到B站。“我们连忙与UP主联系,有的人态度很好,删了,但过两天又上传,有的人干脆置之不理。最终,B站直接下架了整部剧的视频。不过以重新剪辑、重新命名,抹掉上海大剧院水印的方式上传《浮生六记》的情况,如今还时有发生。”上海大剧院工作人员介绍说。

  网络直播演出出现后,盗版也如影随形,尤其是一些收费的优质演出。据介绍,在出现官方高清影像播出之前,盗版偷录的画质堪忧,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但随着高清播放越来越普及,偷录的画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观众也多了起来。

  据奥哲维文化市场总监孔小溪介绍,花样迭出的盗版行为让他们备感苦恼、愤怒。盗版不仅包括无授权“直播”,还有利用全片免费线上观看圈粉的,更有甚者在二手平台公开售卖盗版全片。

  “目前知名短视频平台主要通过图像、声音等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来识别盗版视频,只有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加大依法惩治力度才有可能遏制盗版。因为识别盗版所用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成本较高,而且当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也不可能100%解决盗版问题。如何提高识别率,降低打击盗版的成本,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云演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剧场”的开辟不仅使现场演出在疫情防控下得以花样生存,而且使得5G等新技术呈现出新的应用场景,也带给观众全新的观演体验。未来,云演出将怎样创造新的市场,云演出权利人的利益怎样保障,云演出将带给消费者怎样的观演体验,都非常值得关注。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