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世界读书日,想起中国人民大学百家廊学子共读《博览群书》

发布时间:2022-05-05 14:28:00来源: 光明网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帧帧清新又温馨的画面又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同学们的眼前。2021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在百家廊会聚,共同品读获赠的《博览群书》杂志2021年第12期。此次赠书活动所在的百家廊,即百家长廊,汇聚百家先贤,有很多高水平学术讲座曾在这里举办,是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最具文化气息的景观之一。

  《博览群书》是由胡耀邦题写刊名、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读书类思想文化月刊,内设文化思考、域外书谭、学术评论等多个栏目,回顾与记录一本本文学经典,带读者了解中国图书界和知识分子的更多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夕同学,对《博览群书》杂志《读<夜间攀爬者>想到大学的灵魂》这篇文章感触很深。张夕说,剑桥大学百年传统——夜间攀爬学校标志性建筑,完美诠释了剑桥大学批判和包容的精神力量所在。文章也列举了西南联合大学和新北大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张,指出大学的灵魂在于唤醒学生的理性意识,让他们有“一定的鉴别力、抉择力与自控力”。进入大三,张夕同学愈发感受到人大对自己“鉴别力、抉择力与自控力”的培养,开始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像文章里提到的一样,大学真正应该培养的绝不只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思考和行动,带着批判性精神对周围的事物产生独到、创新的观点。

  文字的力量往往在于令人意想不到,马欣叶同学阅读《在地坛中窥见自己的心魂》时感同身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不是黑暗,而是深思和沉静,有关哲学与生命。马欣叶同学忆起自己的前十几年,曾有一个至暗时刻(险些被疾病打倒的时刻),那时,是史铁生的文字陪伴了她。她曾在医院的座椅上读史铁生,在夜晚昏暗的上下铺读史铁生,在垂头丧气难以自拔时读史铁生:每一次阅读,都让她重新获得勇敢活下去的力量。死亡并不意味着“黑暗、消极、颓靡”,相反,更好地理解死,才能更好理解生。马欣叶同学认为,这篇文章的分析有逻辑、有美感,非常值得一读。

  赵雪迎同学则对《从<平凡的世界>读出三般滋味》一文爱不释手。她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篇文章,是讲一个女孩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白雪公主的故事所产生的不同感受。虽然每次读完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是每次读完都受益匪浅,这也使她形成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的习惯,在时空走廊里去感受作品,感受不同,也感受自己思维方式的拓展。看完作者三读《平凡的世界》的感受后,赵雪迎同学说,在不同时代背景和知识体系下,从书中品悟到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一读时沉浸于主人公奋力拼搏的青春热情;二读时赞叹于作者对传统乡土伦理的坚守和对改革风云的赞赏;三读时感慨于女性角色的封闭与悲情。这种常读常新正是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为读者提供了回顾来处的契机,建筑起一本本文学经典的高度与广度。

  马宇菲同学从《看“旧传统”滋养“新生命”》的一新一旧中收获颇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该文章从两个方面来看如何用传统词学“旧传统”激发词学“新生命”,一是以个性化的语言评词论词,为古老的唐诗宋词赢得了当代读者;二是发掘唐诗宋词中的人生意韵,沟通古今心灵。历史与当代的思想交锋,是极具意味的,我们从不少诗词中也能发现,伟大著作都极具现实价值,因为其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诗词本身就具有提升读者个人境界这一特质,既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家国情怀,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怀念,还有挫败落魄至极时“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励志自勉。这些诗句长久激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品性,值得青年人学习借鉴与弘扬。

  宋君怡同学阅读了《先生叶嘉莹之美》之后,被这位国学大师的精神深深触动。“见了叶先生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风度,什么叫气质,什么叫优雅。很多人说见了叶先生,我们心中那些美的东西才被唤醒。”作为南开中文系1979 级的学子,傅秋爽曾这样描述叶嘉莹。跟随作者的行文,宋君怡为这位国学大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格局与气度所感染,更钦佩叶嘉莹先生对于国学、诗词的钻研之深,还有面对挫折时的百折不挠、愈挫愈勇。做学问如是,为人亦如是。宋君怡从这位国学大家身上汲取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对中国古典文化更感兴趣,准备继续阅读叶嘉莹先生的相关作品。

  漫步百家长廊,手捧《博览群书》,身立学术圣地,心潜文化海洋。本次赠书活动,一本本在图书馆中被同学们爱不忍释的《博览群书》忽然“飞”到同学们手中,让大家惊喜连连。支持此次文化公益活动的北京茂盛宝丰建材有限公司和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是建材和环保领域著名企业,这次向人大学生赠送《博览群书》杂志是其系列公益活动的一部分,意在鼓励名校学子亲近文化,熟悉经典,从而带动和影响更多的青年拓展人文视野,提升理论素养。

  (文字采写和摄影者均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廖奇娟(文字);黄双偎(摄影))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