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倡阅读 重庆图书馆公益助推民众在书香里“寻梦”
中新网重庆4月22日电 (记者 钟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句古谚语,道尽了阅读的益处。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捧着纸质书静静阅读显得愈发珍贵。
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22日从重庆图书馆获悉,该馆自2016年起,每年坚持通过举办“行走的图书”大型公益赠书活动,倡导民众重拾油墨书香,至今已面向社会赠书约15万本。
重庆图书馆(以下简称重图)是国内大型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其前身为1947年设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当时中国仅有的五个国立图书馆之一。近年来,重图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不仅“迎进来”,让民众感受图书馆的阅读氛围,还“走出去”,让更多人知晓“图书馆”,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原创品牌活动“行走的图书”就是重图面向都市人群“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实践。2016年12月,这场被称为“重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赠书活动,在当地各大主要商圈送出1万册图书,书籍类型涵盖亲子读物、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都是大数据显示借阅量较高的读物。
2017年“行走的图书”推出升级版,重图联动该市41家公共图书馆通力合作,将覆盖面扩展至各区县,足迹遍布旅游景点、公共交通站点、文化场馆等,数百个赠书点赠书逾10万册。散落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图书,串联出“书香重庆”的图景,也加快了城市构建全民阅读体系的进程。
“这一活动借用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我们想让书‘动’起来,走到市民的中间去。”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张冰梅认为,自古以来,人类在书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置身于繁忙都市中,民众的阅读时间大打折扣,“行走的图书”就是制造一场“书香邂逅”。当身穿“黄马甲”的图书馆员及志愿者走上街头,号召大家放下手机、捧起书本,更多人因此有了阅读的机会,从而激发众人内在的阅读需求。
“通过书本了解重庆,是一次有趣的体验。”从陕西到重庆旅游的陈锐是在重庆热门景区李子坝轨道站收到赠书的。惊喜之余,他坦言还感受到了重庆的热情和人文气息,“在旅途中收到一个城市赠送的图书,感觉旅行变得多彩起来”。
除了城市,乡村也是重图“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据介绍,2020年起,该馆以“巴渝阅读行”送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走进重庆市近20个区县的40余所乡村小学,赠书2万余册,打通全民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张冰梅说,农村小学图书资源相对较为缺乏,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也相对较差,而小学阶段正是阅读启蒙和兴趣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们一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十分重要。“巴渝阅读行”就是面向乡村小学生定制的阅读推广活动。
“尽管跋山涉水很辛苦,但当我们看到孩子的笑容,感受到他们的收获,一切都很值得。”张冰梅回忆,2021年冬天,在巫山县竹贤小学下庄教学点,一所学校只有3个学生。当工作人员拿出孩子们从未见过的立体绘本,听阅读老师讲述书里的故事,他们表现出的喜悦,令人难以忘怀。
在张冰梅看来,推进全民阅读需要从业人员“用心”又“用情”。立足图书馆行业特点,深入定点对接乡村小学校,因地制宜地策划具体活动方案,不仅是为了给乡村学生带去精神雨露,更是为了传递阅读新思维,让他们在平等享受文化权益和公共文化资源的同时,感知阅读的力量。正如网友评论说:“活动为乡村孩子带去的不仅是书籍,还有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我们还要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一起做阅读‘点灯人’,共助全民阅读。”张冰梅透露,未来,重图将联合多方资源,继续创新服务形式,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开展更多赠书活动和阅读推广服务,鼓励学龄儿童丰富阅读方式,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