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舞动的节气】当“谷雨”遇上《谷雨》
编者按:“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轻快的童谣家喻户晓,传唱着二十四节气中,那些先民智慧、泥土芳香。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曼妙的舞步里,包涵了舞者乐观向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质朴情感。
当舞者用肢体语言讲述节气故事,将呈现怎样一幅唯美画卷?融合了节气特色的舞蹈,又传递着哪些舞者的思悟?以节气为章,以舞蹈做序,“网络中国节”栏目推出“舞动的节气”系列采访,通过专业舞者近年所创的传统节气舞蹈,展现其背后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当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谷雨》便是该系列的首期作品。
舞蹈《谷雨》,以当代审美理念对朝鲜族文化中谷雨时节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全新的视觉诠释,创新了民俗小鼓舞的呈现方式,将小鼓与鼓棒意象化为劳动工具与秧苗,生动刻画了朝鲜族少女幸福美好的鲜活形象、朴素优雅的民族精气神。该作品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第十六届北京舞蹈大赛创作一等奖。
以下为记者对舞蹈主创之一的苏娅菲老师进行的采访。
记者:用舞蹈表达谷雨,这个想法是如何萌生出的?
苏娅菲: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是个孕育无限希望的好时节。我们创作《谷雨》的想法,其实埋在心里很久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结晶。朝鲜族作为典型的农耕民族,借谷雨时节的劳作场景表达人们的美好生活是非常准确、生动的。
我和另一位编导崔月梅教授希望创作一部能够表现朝鲜族朴素、优雅的民族精神气韵的作品,塑造缓缓诉说、安静、儒雅、天然的美。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这个理念与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智慧不谋而合。有一次我们在排练厅练舞,无意中发现那天正是谷雨,因此《谷雨》就诞生了。后来,我们又在舞蹈中丰富了更多节气元素,也就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谷雨》。
记者:《谷雨》舞蹈有哪些特点?
苏娅菲:我们希望《谷雨》抓住四种“意”的特征。
首先,是生意的律动。生机勃勃是春天最美好的状态,我们希望作品通过节奏长短、呼吸、律动,把握住春耕时节劳作中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其次,是春意的境象。比如服装的色彩体现了春天的鲜嫩感,当一排女孩在斗篷下一个接一个地探出头时,观众仿佛看到了树木萌芽、春风拂煦的景象。
第三,是诗意的表达。《谷雨》其实不是再现劳动场景,而是表现在当代审美意韵下人民劳动、生活中的幸福感。很多画面构图更是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最后,是禅意的审美。这是种追求自然、宁静淡远的审美意味,热爱生活,在寻常中见到不寻常,正如我们品一碗茶,虽不像酒浓烈,却回味无穷。
记者:如何通过舞蹈,表现谷雨时节“雨生百谷、生机勃勃”?
苏娅菲:我们比较注重“雨”的意象营造。比如斗篷,通过小雨中的遮盖表达出内敛、含蓄的东方神韵,体现婉约的东方美。雨过天晴,本用来遮雨的斗篷被姑娘们轻轻收起,掸掸雨水后系在腰间。自然、生动又细腻的动作让一个个人物都活了起来,她们不仅是符号般的朝鲜族姑娘,而是田间劳作的普通女孩。
其次,传统民俗“小鼓舞”创造性转化为表达劳作的“语言”,小鼓和鼓棒意象化为劳动工具与秧苗,“鼓声”与体动的交织,“谷雨”也就有了“鼓语”的意味。
第三,在服装方面,我们选择了丰富的色彩搭配,来展现劳作时人们千姿百态的自由美。同时,通过12种颜色层层递进与过渡,让演员们即像雨后彩虹,也预示一年四季的更迭交替。我们选择的高饱和度马克龙色比较亮眼,但在彩色纱上再加一层灰色调的薄透纱,除消解高饱和度的甜腻感外,也带来了雨中的朦胧感。
最后,舞蹈音乐以朝鲜族传统民歌《桔梗谣》为基础,通过对民谣旋律的改编以及“长短”节奏的处理,加入了浓烈的鼓点和潺潺的水声,用通感的手法把雨后劳作的场景生动展现在观众眼前,推动情境的构造。
记者:互联网时代,新环境新语态对舞蹈的表达有什么影响?您未来有哪些创作计划?
苏娅菲:当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学有一种朴素的、自发的热爱。“国潮”的崛起,正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这让我们看到来自民间对创新文化表达形式的认可和支持,也坚定和鼓励了编创者不留余力去探索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之间,富有启发性的创新表达。
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表达,其实一直是我们创作中的探索。尤其在《谷雨》之后,我们很希望用丰富的民族舞蹈语言,展现二十四节气中各族人民的不同姿态和美好生活,也让民族舞蹈焕发出新的艺术生机,塑造更多、更丰满的中国故事。
(文字由光明网董大正整理)
监制:张宁 廖慧
策划:李方舟 张璋
统筹:董大正 李宜蒙
采访、剪辑:董大正
摄像:曾震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