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百岁院士的“精馏人生”

发布时间:2022-04-08 17:35: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即将告别人世的最后几年,著名化工专家余国琮的听力已大不如前。在隔绝外界喧嚣的安静时光里,他把更多时间用在思考技术发展中的新问题,有时在病床上还工作到凌晨。人们劝他休息,他说,“思考使人年轻”。

  “老了更要快马加鞭”的紧迫感催促着他:80岁承担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85岁仍站着给本科生讲课,90岁还在指导博士生科研,97岁伏案撰写理论书籍,100岁依然坐在书桌前研究科学问题。

  今年4月6日12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精馏分离学科创始人余国琮闭上了那双时刻追逐创新的眼睛,享年100岁。

  为国家争一口气

  在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希钢印象中,每次与余国琮先生见面、通电话时,余国琮关注的大抵只有3件事:传质学理论与方法归纳总结的进展、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以及后辈学子的成长。

  3年前袁希钢去医院探望时,当时97岁的余国琮在病房还在不停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他正在关注那时刚召开的“化工传质学研讨会”,“活力与热情超过了年轻学者”。

  即使身体已不能活动,余国琮还在为不能参加学校的科研活动懊恼,“我想去,医生不让我去呀。”

  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源自余国琮的人生经历。他出生于广州西关,亲历了日本对广州的狂轰滥炸:家园变成废墟,亲人在身边离世。他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立志科学救国。

  他赴美留学拿下硕士、博士学位,获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从事化工热力学及蒸馏理论研究,成为美国多个荣誉学术组织成员,被列入1950年的美国科学家名录。

  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余国琮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给自己的祖国做点事”。在他辗转回国的那条船上,有日后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以及100余名渴望建设新中国的年轻人。

  余国琮研究的重水精馏技术,是决定原子反应堆能否运行的“卡脖子”技术。1959年,周恩来总理到天津大学视察,握着余国琮的手说:“现在有人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一定要争一口气。”为“争一口气”,余国琮带领的科研团队研究出提取纯度达99.9%重水的关键技术,首次提出了浓缩重水的“两塔法”,该技术作为我国迄今唯一的重水自主生产技术被延用至今,为实现我国重水的完全自给,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两弹一星”的突破作出重要贡献。

  余国琮的人生经历影响了一代代天津大学学子的人生选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巩金龙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返回母校执教,像是接过前辈递到手中的接力棒。他说,科技报国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使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必答题。

  板凳要坐十年冷

  “余国琮先生开拓科研方向的战略眼光让人钦佩。”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马新宾说。余国琮常说,做研究一定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0世纪50年代,我国炼油工业刚刚起步,精馏技术是其中关键。余国琮敏锐发现这一产业的重大需求,开始进行化工精馏技术领域的科研攻关,带领学生在天大化工机械教研室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大型塔板实验装置,并研发出重水分离技术。

  该项技术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精密精馏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石化工业全行业80%以上的精馏塔采用该项技术;在炼油常减压精馏领域解决了我国千万吨炼油中超大型精馏塔的设计问题,国内技术市场覆盖率达到90%;在空气产品分离这一重要领域技术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取代了国外技术。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赵金铎记得,余国琮总是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二战后,美国的化学工业发展较快,但中国在基础研究的多个领域仍有机会,应该有信心迎头赶上”。

  正如他所言,使用余国琮改造后的进口蒸馏设施,炼油的石油产品拔出率可提高1至2个百分点,仅这一项就可为企业每年增加数千万元效益,也让我国在精馏技术领域跨入了国际先进国家行列。

  晚年,他又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化工计算传质学理论,这项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精馏过程的工业设计对经验的依赖,让化工过程设计从一门技术走向科学。他的化工计算传质学理论相关专著一经出版便成为化工领域的畅销书。

  一生都在追逐创新的余国琮常告诫年轻人,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研究基础上,要想有所收获,除了全身心投入,一点一滴、老老实实搞清楚一个个基础问题外,别无他法。板凳要坐十年冷。

  “能多讲一些就多讲一些”

  余国琮为新中国核工业和精馏技术领域作出诸多开创性贡献,被誉为现代工业精馏技术的先行者、化工分离工程科学的开拓者,可他总说:“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

  有课的日子,他都会凌晨4点起床,一遍遍审视讲课内容。“即使这门课已经教授很多年、很多遍,我也要充分备课,精益求精,就像精馏提纯的过程。”余国琮说。

  袁希钢至今还清楚记得,余国琮85岁那年还坚持给本科生上一门“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创新”课。一堂课大约要持续3个小时,学生怕老先生身体吃不消,给他搬来一把椅子,可他却拒绝说:“我是一名教师,站着讲课是我的职责。”

  学生很喜欢余国琮的课,听过他课的人常说,他把课讲成了一门艺术。因为一直在科研一线,他的课从来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无论讲授多复杂的理论与工程问题,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余国琮最关心的是如何为祖国培养更多化工人才,因此他提出培育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改革思想,并提出了新的化工类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多年来,无论国际前沿论坛、国内学术交流,还是学校科研活动,甚至学生自发的科技活动,凡是接到邀请,余国琮总会欣然接受。他盼望着“能多讲一些就多讲一些”,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投身祖国化工事业,要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工人才。

  临终前,余国琮嘱咐丧事一切从简,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

  4月6日下午,袁希钢为恩师最后一次系上了领带,“先生一生低调,浮华的事情不参与,不挂名”。弥留之际,余国琮反复对弟子说的一句话是:要干世界一流事,做隐姓埋名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赵晖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