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包公”沈敏: 坚持传承越剧花脸行当
中新网福州1月14日电 (叶秋云)“‘沈老爹’工作坊欢迎下到五六岁的小朋友,上至六七十岁的姐姐、阿姨们。只要喜欢越剧,都可以来体验戏曲舞台的魅力。”近日,福建芳华越剧院演员团副团长、一级演员、花脸名家沈敏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几十年来,沈敏成功饰演了《包公泪》中的包拯、《女驸马》中的刘文举、《红楼梦》中的贾政、《盘妻索妻》中的粱如龙、《貂蝉》中的董卓等十几个老生与花脸角色,以其独特的唱腔、深厚的功底受到广大戏迷的爱戴,被戏迷称为“沈老爹”“包敏妹”“包大人”。
热衷收藏老物件
临近春节,寒意袭人。走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勺园里47号弄的“沈老爹”工作坊,掀开遮在门边的帘子,映入眼帘的是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著名越剧曲目的戏曲服装与鞋帽头饰,约40平方米的工作坊平铺两间,收藏着沈敏从各地淘来的老物件。
当天,沈敏并未上妆,宽宽的额头、微眯的笑眼、豪爽的性格,恍惚之间让人误以为坐在眼前侃侃而谈的便是一位“女包公”。
在“沈老爹”工作坊,包公脸谱挂在墙上,武威、霸气的形象令人望而生畏。“从小我便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每到一个地方表演,都会出门淘宝。”说起与包公脸谱的缘分,沈敏表示,在2008年赴浙江绍兴出差演出时,便结下了这段不解之缘。虽然当时囊中羞涩,并未购得,却念念不忘。
2010年,再次赴绍兴出差演出,沈敏终于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以2100元购得这个老物件。
越剧剧目《包公泪》首演
2018年6月,越剧史上第一部由花脸担纲主演的《包公泪》在福建芳华越剧院首演。
据福建芳华越剧院负责人透露,古代的廉政文化和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社会,像包公这样的清官形象深入人心、历久弥新。《包公泪》突出了为官必须清廉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民众对惩治腐败的热切愿望和对公平正义的衷心期盼。
作为《包公泪》一戏中包拯的扮演者,沈敏为了保证该剧的演出效果,好好感受“包公”这个人物的特点和形象特色,2017年冬天,她独自一人坐上动车,从福州出发前往河南开封。
在开封府景点,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这三铡刀的复原物摆放在内,包公的塑像威严地屹立在一旁,她闭上眼默念着:“我马上就要拍您的戏,希望您能给我力量,我会很努力地,请您给予我支撑的动力。”
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已有百年历史,发源于浙江嵊州、发展于上海。2018年正值“越剧(尹派)”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十周年,《包公泪》在福建芳华越剧院首演,并连演了三场。随后,《包公泪》参加了在浙江绍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越剧节,在诸暨大剧院演出,反响热烈。
红花还需绿叶配
据沈敏介绍,越剧花脸行当与其他兄弟剧种的花脸行当的不同在于,因越剧角色均由女性扮演,戏曲舞台上一般才子佳人戏居多,所以“红花”一般属小生、花旦;“绿叶”归于花脸、老生、老旦、小丑等行当,一般以主配和配角居多,越剧界俗称为“绿叶衬红花”。
越剧花脸行当和越剧共同诞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徐慧琴、茅胜奎等名角将花脸带入辉煌时期,后来渐渐沉寂。
沈敏却对花脸行当情有独钟。为了更系统地完善自己的花脸行当表演,2010年,她和尹派小生陈丽宇一起复习苦读,备战来年的全国高考;2011年,37岁的沈敏和33岁的陈丽宇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越剧本科班。
她表示,参加高考时,儿子正准备中考。家人对她的支持,让她可以“任性”并从容地完成梦想。四年的学习,让沈敏更坚定了继续饰演越剧花脸的决心,也为她能够顺利地演绎越剧《包公泪》做了铺垫。
“我从不奢望自己会成为艺术家,也不苛求能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沈敏说,她只想认真对待越剧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只想越剧花脸还能在舞台上继续出现,“愿意做一块垫脚石,在舞台上给观众们缔造多一点的欣喜与感动”。
戏曲是一个桥梁,把演员与戏迷、戏迷与戏迷都联结到一起。思及此,2021年10月,沈敏租下一楼柴火间,打造成“沈老爹”工作坊,学越剧,唱越剧,上妆、穿戏服、拍视频……让戏迷可以到此切身体验越剧的魅力。
“学艺不容易,我要努力延续越剧艺术的传承和生命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沈敏坦言,面对越剧表演艺术家茅胜奎老师对花脸行当没落的叹息、面对许多老师的重托、面对观众的期待,更坚定了她传承并发展越剧花脸行当的决心。(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